第七十三章 神器生死簿

冥土之地,十殿之下,原本暗影吞噬者所在的地方,煙霧翻騰起來,顯化出諸多毒蛇、猛獸、炎火、刀山、寒冰等等異象,黑煙陰風日夜不息,鐵棒銅錘上下飛舞,拷打楚痛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但在彌羅眼中,那煙霧之下的本質,不過是無數願力,在【鎮獄府君】和【神道/冥道·從四品冥京十王宮十殿閻羅】兩個名字影響下,以暗影吞噬者的神軀為核心,構建出無數細密的灰塵激蕩出的幻影而已。

勉強可以稱之為地獄的虛影,連雛形都稱不上。

但彌羅也清楚,哪怕只是虛影凝聚,也是對【鎮獄府君】這個三品名字和【十殿閻羅】這個由十位正五品閻王之名構建的特殊從四品冥神名字產生極大的強化。

畢竟【鎮獄府君】之名已經表明其和地域的關系,而【十殿閻羅】,在諸多傳說之中都有著執掌地獄的記載,每一位閻王一般都執掌一方大地獄並十六方小地獄。

但也是這類傳說,讓地獄的演化有些艱難,例如第五殿閻羅王便執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按照此方天宇的理解,那就是一個大型負面能量位面和十六個小型負面能量位面,想要創造出完整的叫喚大地獄和十六誅心小獄,便是真神動手也要花費一番功夫,進行打磨數十年。

暗影吞噬者的本質雖然不錯,但想要演化出十個這樣的地獄,還是非常困難。

再加上,此方天宇流傳的信息,比起彌羅寶卷中的記載,是有所殘缺的,例如十殿閻羅對應的地獄,在此方天宇平民的認知當中就非常模糊,在他們的理解當中,十殿閻羅雖然掌握冥土的審判權,但並非冥土主神,並且他們共同管轄十八層地獄,而非各自擁有管理的地獄範圍。

這也導致彌羅寶卷中的記載和受龍之土眾生的認知產生了分歧,進而影響到了名字和願力的配合,又讓地獄的演化進度後推。

最終的成果便是眼前這樣近乎似成非成的虛幻影像。

彌羅可以感受得到,隨著地獄的完善,【十殿閻羅】之上又有的一個新的名字虛影對應正三品位格【十王真君】,對應二品位格的【十方救苦帝君】,以及對應一品位格的名字【太乙救苦青玄上帝】。

這三個名字,在彌羅記憶之中的關系其實並不是非常緊密。

閻羅之說在諸多殘缺天地之中,基本源自於印度,或者類似的區域,後來隨著佛門一並傳入東土,後來又與本土神系,以及道教神話混同,最終以民間俗神的身份盛行於世。

而【十王真君】和【十殿閻羅】之間的關系便是源自於佛道之爭,最初的時候,道教為了吸納閻羅信仰,衍生出【十王真君】,將【十殿閻羅】視作是【十王真君】的化身。

而後,隨著信仰的擴張,某些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的道脈中,將【十王真君】認作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十方救苦天尊於地府之中的顯化。

雖然這種說法認可度在彌羅經歷過的諸多天地之中只是極少部分,但從概念和理論上,確實存在【十殿閻羅】、【十王真君】、【十方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這樣的晉升路線。

但很有意思的是,彌羅寶卷之中記載的名字,就從未有關道君、天尊一流,例如【十方救苦天尊】在彌羅寶卷隱約具現出來的名字就是【十方救苦帝君】,而【太乙救苦天尊】之名,則是轉化為【太乙救苦青玄上帝】,似乎在特地規避天尊二字。

對此,並無過多深入探究這一想法的彌羅,此刻對於地府和地獄的變化更感興趣。

因為隨著地獄的完善,地府的三大職能,輪轉、罰惡和維護陰陽秩序便算是集齊。

冥冥之中,彌羅可以感受到虛空之中有著大量的道則法理在地府上空匯聚,在虛空之中締結成一座特殊的灰白玉台,其周圍流轉著諸多透明的、虛幻的波紋,重重疊疊,相互交融,編織成一片朦朦朧朧的灰色帷幕,輕輕垂下,讓玉台越發超然物外,給人一種無法觸摸、無法靠近、不增不減、不朽不滅的奇妙感覺。

而在玉台之上,又有著一卷類似於彌羅寶卷的虛幻書籍浮現。

書籍表面有著無數宛如龍圖騰殘留身上的龍鱗紋路,灰色帷幕每一次飄動,都會繞過龍圖騰的殘留,攝取些許力量,加持在書籍之上。

這等奇妙的現象,讓彌羅便明白那書籍的本質。

地府本源之具現,冥土主權之凝結,龍圖騰殘影之再顯,略勝於高等神器之上的特殊神器——生死簿。

當然,以上稱呼是生死簿完整狀態下的稱呼,就現在而言,地府尚未完善,冥土主權也未曾落入其中,龍圖騰殘留更是只有些微被其吸收,其本質現在也就是類似於後土大神意志配合地府氣機和冥土力量構建出來的一件虛幻神器,一旦離開冥土,離開地府,其力量還不如彌羅手中的山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