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兩經在口知名小

幽暗寂無的試煉一界之中,楚維陽的身形再一度從中顯現。

只是這一回,楚維陽的身形氣機卻顯得甚是不同尋常,哪怕道人只是靜靜地立身在那裏,無有分毫的更進一步的身形變幻,但僅僅只是這樣,都教楚維陽像是隔著一層厚重的霧靄帷幕一樣。

他的身形分明甚是明晰,可又在某種過分隱逸的意蘊籠罩之下,任誰一眼看去時,都要從那清晰的身形上看出朦朧模糊的感覺來。

如果說昔日裏完成了第一煉的修持之後的楚維陽,是因為這真形圖的玄妙,而使得整個人不運轉道法的時候站在那裏,如同洗盡鉛華、返璞歸真之後的尋常人的話。

那麽此刻完成了第二煉修持之後的楚維陽,則是在這種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基礎上,過分的縹緲兼且玄虛了些,他立身在那裏,連帶著整個人身形存在的概念都在隨之而消隱。

而且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長久的駐足在了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

倘若說如齊飛瓊那般初涉此道還未全然走通的修士,可以短暫的駐足於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的話;那麽如昔日的楚維陽與允函,所能夠做到的則是只消運轉道法,便可以隨意出入於這一領域之中,長久留駐。

而如今,楚維陽已經穩穩地做到了自己與形神皆妙領域的合二為一。

如今的楚維陽舉手投足間,盡皆在這一玄妙領域之中,又或者說,楚維陽把握了某種內核與根髓之後,而今已經不再是楚維陽在去契合這一領域,而是這一領域在主動的延展,在隨著楚維陽的舉手投足而有所變化。

而或許也正是因為楚維陽與形神皆妙領域的不分彼此,才教而今氣息愈發隱逸的楚維陽,身形在縹緲之中愈見得玄虛起來,好似是只消下一瞬間,楚維陽倏忽間便要消隱於現世之中,遁入那形而上的領域之中去。

但是此刻,楚維陽卻始終未曾因為自身這樣的蛻變,而有著過分的沉浸自賞。

更相反,道人略微皺起眉頭來,渾似是在思量著甚麽一樣,若是仔細看去時,尤還能夠看出楚維陽身上偶然間般隨著靈光的兜轉而一閃而逝的交疊鱗甲。

那是《法相天地》妙法的玄奇顯照。

走過了二煉之路,楚維陽道軀之中,雷法真形圖與劍法真形圖相互交錯,符箓篆紋盡皆在交錯與糾纏之間融為不分彼此的一體。

而如今楚維陽的真形底蘊,已經足夠道人以這樣的方式,在失去深海的海底那沛然巨壓的情況下,仍舊維持著低烈度的《法相天地》的修法運轉。

渾厚但卻並不磅礴的天地元氣在持續不斷地朝著楚維陽的身形之中灌湧而至,伴隨著道人綿柔的呼吸,這些被鼻息所輕而易舉吞納的沛然元氣,盡皆灌湧入兩道真形圖中,在感觸到早已經與真形圖融為一體的道果之力後,瘋狂的湧入其中,以持續不斷的沖刷來蘊養。

在雷法真形圖先行一步之後,如今的劍法真形圖也緊隨其後,走上了“提前搶跑”的涉及道果之力的修持。

但是,楚維陽已經歷經過了自身的實證,即便是兩道真形圖的共同支撐,能夠更為圓融的施展這《法相天地》之妙法,但是妙法演繹到瀕臨極限的時候,仍舊教楚維陽力有不逮,甚至過分的強求,會教昔日慘烈的景象復刻。

連帶著楚維陽都險些從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跌落出來。

缺乏盡善盡美的那一步。

楚維陽相信,在愈發於真形道途之中深耕之後,諸妙法已經屬於十分緊密的牽系之中,一法有所應,則諸法皆有所應。

《法相天地》妙法的映照,亦是楚維陽自己真形道途前路上,第三煉時所需得彌補的要旨與關隘所在。

在這一步上,不應該再僅僅是多一道真形圖的重復疊加。

伴隨著對於《法相天地》的深入推演,楚維陽冥冥之中已經有所感應,若只是一味的堆疊與累積,不論是多少道真形圖,最後妙法的絕巔那一步,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

兩道真形圖相疊加,實際上楚維陽在於道法底蘊上已經不再有所缺乏。

他所缺乏的,實則是更高卓的,對於兩道圓融無漏的統禦。

而真正唯一能夠統禦雷法與劍法的,則是楚維陽所修持出的《道童圖》。

可是,九煉真形圖的修法路上,真個有著《道童圖》的位置麽?

若是這一道仍舊能夠變演通途,那麽道童、道衡、道周三圖,這丹胎境界之中的三煉、六煉、九煉……

思緒愈發散漫之間,伴隨著楚維陽這樣的思索,愈發變得散漫,而也正是在這樣的散漫之中,冥冥之際渾似是有著甚麽靈感切實的迸發,遙遙指向了《法相天地》妙法背後更為隱沒在雲遮霧罩之中的模糊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