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論算人心掩道法

幾乎靈光消減的頃刻間,那絲絹輿圖上一切的關乎於風水堪輿的起起伏伏的紋路,便已經這樣盡都烙印在楚維陽的心神之中去了。

進而,當別樣的道與法的靈感開始在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碰撞開來的時候,幾乎與那繁盛之際的古老珠璣篆紋一同映照在楚維陽心神海洋之上的,還有著瑯嬛篆紋凝聚成的一道道無上符陣。

那些含混著風水堪輿之道與須彌之道的符陣。

緊接著,當這些符陣相繼凝煉而成的頃刻間,這些符陣本身,便以更先於那些關於血靈道法的古老篆紋的速度,相繼從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徹徹底底的躍出,進而在躍出的頃刻間,便裹挾著深灰色的靈光,進而沒入楚維陽靈台之上懸照的《屍解煉形圖》中去。

霎時間,伴隨著《屍解煉形圖》上幽光洞照,旋即,那一道道無上符陣再躍入其中的頃刻間,在顯照時,便已然是在那洞開的紫金蟾宮之中,待得符陣本身再洞照靈光有所變化的時候,便在這頃刻間,其神韻相繼被諸修神形所感應得真切。

好似是昔年時所傳諸道法一般。

這甚至並非是一道道的符陣本身顯照之後的主動洞照而去,而是在顯照的閃瞬間,諸修的神形便像是早已經在等待著這樣的變化,進而在頃刻間,主動接引著那符陣之中的神韻。

這對於楚維陽而言所獨特的混同風水與須彌之道的符陣,其朦朧縹緲而無上的氣韻,便在這樣的過程之中,被相繼拆解成了諸修各自所掌握的道與法能夠承接、映照與復刻的那一部分神韻。

這偌大一道紫金蟾宮之內的一道道神形,便是諸修相繼之間參合神元,乃至於性命相交之後,是這世上所依循著道與法的,最為緊密與巧妙的無聲之牽系。

在那一道道符陣相繼映照的過程之中,那符陣之上,靈光湧現,復又在神韻的被接引與拆解之中相繼黯滅,而在如是的明滅輪轉之間,本該幽寂而無聲息的蟾宮之內,則是諸修的魂音相繼含混在一起,進而一同誦念著《噬心喚命咒》的聲音。

而《噬心喚命咒》的魂音誦念聲的響徹,更使得這種源自於魂魄真靈本身的牽系更為的隱秘而無從察覺起來。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無從察覺之中,楚維陽的目光緩緩地挪移著,伴隨著道人眼眸在那絲絹輿圖上再度目標明晰的相繼掃過之後,渾似是昔日西土發生的事情對鏡映照在了東土一樣,伴隨著一道道靈秀的山水相繼被貫連,漸漸地,一道蜿蜒而狹長的痕跡,便這樣得以串聯。

那痕跡狹長,而使得這一道皺褶也同樣能夠貫連東西而割裂南北。

但同樣的,這狹長痕跡的蜿蜒,也使得倘若皺褶能夠順利生成,那麽即便有著月華禪師的驚動,有著《玉冊》的引動,進而使得更多的天地靈韻化成月華灌湧而至。

那因為其蜿蜒本身的紋路緣故,也會不可避免的將更多的天地乾坤須彌,盡都裹挾進須彌壁壘本身的重疊之中去。

就像是宮紈竹在丹胎境界的二煉血靈,還有玉蛇在金丹境界的丹開二竅一樣。

第二次做同樣的事情的時候,原本的經歷便可以化作更上層樓的階梯,進而,更可以教人以道與法的運轉來探索領域的邊沿與極限。

楚維陽不僅僅是在以“查缺補漏”的方式調整著那道狹長的紋路,來敲定這第二次重疊須彌壁壘本身的盡善盡美。

而且,在這一道狹長紋路的貫穿之中,更有著第五磬所明確標注出來的兩道須彌碎片的潛藏所在。

有一處已然早早地被世人所盡知,其中所封存的菁華之類的存在,也早早地在歲月光陰之中,被寶仙九室之界的修士相繼攫取殆盡,僅只是剩下了須彌一界本身的存在,又因為過分兇惡的地理環境,身處一處險地之中,這才未曾被誰人所占據。

而另一道須彌碎片,則是第五磬這些年來蟄伏的結果,是曾經在遊歷東土的過程之中偶然間所得,只是第五磬並不善須彌之道,也明白一道古界的須彌碎片驟然間洞照在天地間的可怖後果,也正因此,這一處須彌碎片並不曾被開啟,反而被第五磬更進一步的隱藏。

而第五磬的神通手段,很善於,十分善於藏匿甚麽。

楚維陽也願意相信,這樣的兩道須彌碎片共同的作用在這一道須彌皺褶的重疊過程之中,其變化本身的余裕,可以被符陣的道法牽引,還有天地自然的變化所忍受與容納,進而,依循著這種忍受與容納,楚維陽能夠順理成章的觀照復數量級的須彌碎片之間的道法變化。

這種道法之中所教人洞見的經驗,將會有助於教楚維陽累積對於南疆諸般相互間牽系的須彌碎片之間的推敲與演繹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