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魔篆煉就天地合

洶洶焰火裹挾著一部部無上篆法,將乾坤法爐燒得灼熱與澄黃。

尤其是當青魔道篆一脈的經篇篆法本身的神韻貫穿入其中的時候,這種蛻變與升華的意蘊驟然間繁盛,並且甚至有著取代一部分煆真神韻,在融入的過程之中渾一著一同升華去的趨勢。

這是一家聖宗無算光陰的經篇底蘊累積。

當這樣的篆法洪流灌湧而去的時候,注定,注定將要有著真正的至高篆法,要從這升華的過程之中誕生。

既然無法在繁盛的領域之中先一步有所探索,淳於芷的思路也甚為清晰,那便先在簡明的領域之中,將真正的高卓,或者說是高卓的一部分,先做到極致!

將那些觸手可及的,先一步把握在手中!

而且,伴隨著這樣的變化,大抵將要從這一爐之中煆燒而成的,只怕並非只是一部至高級數的篆法!

這頃刻間,伴隨著那青魔道篆一脈的無上篆法神韻,裹挾著其余諸般篆法,盡皆化作薪柴填入金紅火鳳之中去的同時。

那濯濯靈韻洪流灌湧與沖刷而過,在不斷的灌湧入羽紋鳥篆之中去,或者說不斷的“滲入”那火鳳的形體之中的同時。

肉眼可見的,伴隨著火鳳之上靈光一息更甚過一息,那羽紋鳥篆的變化不斷地在無上意蘊之中透露著蛻變的神韻,但猶還能夠明晰的感應到,同樣有著更多的靈韻本身,像是在灌湧入的過程之中,被火鳳所“篩”過,進而,被引導著湧入了不知名的玄虛之中去了。

而事實上,那所謂的無形無相的玄虛之所在,便是在隨著淳於芷的法焰道果懸照之後,相繼隱沒去的了《煆真經》的法焰,與那法焰之中所懸照的瑯嬛篆種。

在淳於芷的羽紋鳥篆因為篆法的熔煉而蛻變與升華的同一時間,這一宗無上篆法底蘊的造化,也同樣貫穿在了楚維陽的瑯嬛篆紋之中。

畢竟,淳於芷的羽紋鳥篆本身的篆法修持,終究還是要講求道法氣韻的,並非能夠做到完全的海納百川。

哪怕是一門之中的諸般經篇的篆法,也不是全數的資糧盡都能夠被淳於芷所攫取。

畢竟,陰陽翻卷之間,很多經篇與經篇之間的義理,實則是南轅北轍,涇渭分明的神韻。

於是,一部分的篆法菁華,淳於芷或可盡數容納入羽紋鳥篆之中去,一部分的篆法菁華,淳於芷盡可取之部分,還有一些篆法菁華,則徹徹底底的被淳於芷隔絕在了羽紋鳥篆之外。

她的修法本身顯得過分的挑剔了些。

這也萬幸,化成薪柴的乃是丹青元宗的篆法底蘊,至少論算起來,還是足有著半數的繁盛篆法菁華,足夠一點點的將淳於芷的羽紋鳥篆支撐著走完蛻變之路,徹底升華成至高經篇。

而本著不浪費的原則,在淳於芷如此的挑剔之後,那余下並非是糟粕的“糟粕”,那些同樣滿蘊著無上神韻的篆法菁華,便這樣裹挾著靈光,融入了純粹的煆真神韻之中去,在兜轉與熔煉過程中,匯聚入了瑯嬛篆種之中。

而相較於淳於芷,楚維陽於此道則顯得過分的粗枝大葉了些,是真真做到了海納百川而來者不拒。

畢竟,風水堪輿之道也好,還是後來道人所走通的天師道法也罷,盡都是囊括寰宇萬象,真正包容廣博之道。

這等經篇,尤其是九陰九陽之間碰撞出的窮極陰陽變化的繁盛妙法本身,實則便滿蘊著萬象追溯寰宇本源的意蘊。

這對於楚維陽而言,不僅僅非是甚麽“糟粕”,而且是極有益的補充。

事實上,除卻昔年以五行篆法為瑯嬛篆種鑄就根底,又以琳瑯洞天之中的篆法收獲填補入其中使之圓融而無上之外。

這還是楚維陽第三次,能夠將聖地大教級數所蘊藏的篆法底蘊,化成蘊養篆種的資糧與薪柴。

饒是對於楚維陽而言,這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修法之經歷。

於是,楚維陽所能夠感受到的,那“乾坤法爐”的另一面裏,那無形無相的洶洶煆真法焰之中,海量的篆法菁華的匯聚,使得瑯嬛篆種本身不斷的在蛻變之中躍升,愈趨於徹徹底底的升華本身。

甚至,因為道人的手段實則更近於煆真本身,更也因為這種海納百川的包容,無需有挑選、分辨、遴選的細致功夫。

也正因此,楚維陽幾乎能夠明晰的感受到,己身的蛻變,猶還要比淳於芷更快上些許,大抵最終時,也要先淳於芷一步,步入至高篆法的層階之中去。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楚維陽便不需要廢去心力。

事實上,在這樣的熔煉過程之中,楚維陽也在不斷的垂落著神念,在篆法的菁華之中,不斷的剔除著丹青道法的神韻之殘存。

那是熔煉之後於楚維陽己身道法修途渾無益處的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