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不演了(第2/2頁)

葉銘覺得臉一熱,他趕緊拿著手機走到一旁。

該問題才上熱搜不久,只有幾十個答案,但排最高的回答已經有了好幾百個贊。

“用什麽看?用眼睛看。

去看了一眼視頻,該作者聲稱用一個月時間獨立完成了一台六軸機械臂。全程不露臉,不配音這就不說了,我當他害羞。但無論是設計PCB也好,還是碼代碼也好,全部沒有過程,只是成品展示。

當然,他倒是沒忘了拍一下機加工畫面。

可問題來了,機械臂它需要的是機加工能力麽?

說賽博頂針都擡高他了,低配版手工耿吧。

這年頭,演都不演了。”

葉銘深吸了一口氣,心跳開始加速,同時點開該回答的評論。

不出意外,二十幾條回復,全是支持答主的。

他咬了咬牙,繼續滑到下一個答案。

“利益相關,某985學校RC戰隊前成員,負責電控部分。

可能大家對‘機械臂打乒乓球’這一功能沒什麽概念,這樣說吧,按照視頻中展示的精度和能力,把乒乓球換成羽毛球,那它就是2015年全國機器人電視大賽最亮的仔——2015年,電子科大的羽毛球機器人同樣也是用的人眼雙目視覺,強的一批,然後橫掃千軍。

但請注意了,電科的機器人可不是擁有六自由度的機械臂!那只是一個自動程控車上裝了一個三軸機械臂來揮球拍而已!

所以,不相信該作者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獨立完成可以在全面性上,超越羽毛球機器人的機械臂。”

……

“你看,我之前說得我說沒錯吧?”副隊長蔣勇亮見李東升也點開了知乎頁面,在一旁把著椅子背笑道:“說了讓子彈飛一會兒。”

李東升眉頭深鎖,沉默幾秒後長籲了一口氣。

作為一個大三學生,他也混知乎,而且他還知道,在知乎上面裝逼的不可信,但噴人的……

一般來說,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特別是高贊的幾位還噴得有理有據。

他也是從大一就開始打比賽的老RC戰隊成員,如今更是接過了隊長的職責,自然知道什麽功能需要多少工程。

就拿B站那位做了機械臂的大佬來說,人家雖然用的業余時間,可前前後後搞了四個月——不要認為四個月的業余時間比不過一個月的集中時間,有時候做項目,做調試,都是需要靈感的。

就更不用說機加工,打板,采購這些都是需要硬等時間的。

所以,李東升也覺得,那位小號哥,不可能是一個人做出來的,最起碼相關的算法和代碼不會是他原創的。

不然他怎麽說了開源又不開?

“嗯,沒事,借鑒不成咱們就自己搞。”李東升很快便笑了起來,看了一眼時間後站起身來:“走走,咱們先聚餐!”

作為隊長,他當然要表現出鬥志滿滿。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隊長,拋球機器人的視覺定位和運動軌跡預測算法交給我吧。”

李東升回頭,只見葉銘握著手機,慢慢走了過來。

他的臉上有些紅。

“你行麽?”

蔣勇亮望向這個才加入不到半天的新人,一臉的疑惑。

雖然知道這家夥有講給大三學姐講考研數學題的能力,但這種“小鎮做題家”能力,在工程領域,確實算不得什麽。

“我想……我應該能行。”葉銘深深地呼了口氣,又緩緩呼出。

此刻見所有人都看向了自己,他突然之間還有點緊張了。

“你們說的那個做機械臂的小號哥……是我。”

——他來機器人戰隊,除了任務,還有就是為了利用戰隊裏面的資源。

譬如邊上的3D打印機,以及一系列的工具和儀器設備。

再說了,那台乒乓球機械臂,本來就是他親手做出來的。

從設計到代碼,從機加工加工到組裝打磨。

他家裏,本來就是在鎮上開機加工作坊的!

就算沒有系統,他也在三年前就學會了車螺絲了!

他有什麽不敢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