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量子問題經典化(第2/2頁)

“聽到沒有?”唐教授擡頭望向葉銘:“這就是咱們搞量子計算機專家的心裏話,你在外面絕對聽不到。”

葉銘:“……”

潘教授微微一怔,他看了一眼葉銘,又望向唐教授,微微皺眉:“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這位小夥子,很想把量子計算運用到經典場景中來。”

潘教授便看著葉銘,很是寬厚的一笑:“葉銘,這個願景很好。但……”

說著潘教授指著圖紙:“就算我們能配合著改進技術,把整個量子電路濃縮到與之匹配的程度,但現在糾纏的上限也只是18個光量子……而且現在量子計算機最缺的是算法。”

“量子計算機能解決的問題,很早之前就定義了出來,我們稱之為BQP——bounded error quantum polynomial time。而與之對應的是經典計算機的BPP問題,目前這兩個問題之間是否存在邏輯上的交集或者包含關系還很不確定,畢竟經典計算無論是技術底蘊還是規模,都不是量子計算能比的。”

葉銘點頭,輕輕嗯了一聲。

但片刻後,他又輕聲道:“潘院士,我對量子算法不是很了解,但是……”

“你說。”潘院士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

葉銘頓了頓,又看了一眼唐教授:“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著他輕輕呼了口氣。

“誠然,量子計算機最美妙的向往在於糾纏態下量子比特呈指數級增長的算力以及信息和邏輯的誕生。它甚至不依靠量變就能引起質變,畢竟它是一個指數級發散的系統。”

“譬如現在是18個光量子糾纏。理論上,只需要18個約束阱就行了,對吧?”

“是的。”

“但如果我們把18個光量子看成一組計算模塊,然後制造出無數個這樣的一組呢?”葉銘目光炯炯:“十萬個,百萬個,千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