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四個基本點(第2/2頁)

自從人類探測器進入蒼藍星,見識到了蒼藍星的慘狀後,地球便啟動了新的太空計劃,如果按照方向劃分,應該是四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便是“補天工程”——高維空間膜生成裝置完成對蟲洞出入口的封鎖,保證現有已探索星域以及太陽系的安全。

該目標已經執行了一半,六艘補天號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就位蒼藍星的主序星系,停在了通往三角座星系的蟲洞口——因為根據蒼藍星人的情報,執行者是從該處來的。

如今另外的六艘補天號也即將下線,最多半年,便能抵達另外一個蟲洞口——這也是蒼藍星人當初的逃離蟲洞。

補天工程本質上算是被動的防禦,它所依賴的,是高維空間膜展開後可以將一切物質送進高維空間的理論——理論上,它可以讓所有不告而至的飛船一頭撞進高維空間。

而第二個目標,是對蒼藍星的探索、利用、開發,最終建立適合人類宜居的殖民星球。

在科考隊對蒼藍星的考察、實驗,特別是在於蒼藍星後裔聯系上之後,該目標基本上已經達成了一半。

目前,留在地面的生物以及地質,物化等科考隊已經蒼藍星上建立起了一個地面研究所——利用了大量的木料與石材來完成的建築,就是風格有點頗具農莊風格。

按照墨谷的說法就是,他們隨時歡迎人類前往蒼藍星來度假。

第三個目標,則是地球的防衛計劃。

說準確點,是攻擊武器的開發計劃。

其中非但包括了新武器的設計,同時也包括了月球防禦基地的建設,以及新戰艦的設計,乃至人造蟲洞等等。

特別是人造蟲洞,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膽的設想和實驗之一——當然,通過引發了蒼藍星人的示警來看,這個實驗確實膽大,以至於給人類帶來了滅頂之災。

但還是那句話,人造蟲洞意味著它可以讓人類擺脫空間的桎梏,讓人類的力量瞬間抵達到千萬光年之外。

譬如在月球上建一個,完了再在蒼藍星建一個,那麽人類就可以將源源不斷的物資乃至飛船都瞬間送到仙女座星系,從而無視掉從月球到YE-2023蟲洞的之間的幾十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別以為光速很快,這幾十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就是光都要跑幾個小時。

而最後一個目標,則是對蒼藍星之外的星系進行探索。

如同葉銘所言,既然無法改變敵人即將降臨的事實,那麽人類探索的步伐,就不能停止。

就算退一萬步,萬一敵人有打破空間規則的黑科技,可以無視掉人類的所有防禦,直杠杠地進入地球的領空。

那麽……人類的探測器再宇宙中跑得越遠,那人類就越有希望能夠保存一點火種。

因此,在很早之前,太空部門就制定了啟動降臨在蒼藍星探測器,讓它去三角座星系看一眼的計劃。

只不過,隨著聯系上蒼藍星後裔,該計劃被臨時終止了。

人類在地球,重新造了一批探測器。

“所有計劃都不變,新設計一艘偵察艦來執行接觸任務。”

“那時間上呢?”

“一年後出發,時間上剛好來得及。”

眾人對視一眼,再次默默點頭。

根據目前的架構,在座的眾人當然沒有決定權,但他們的意見,卻有著相當重要的分量。

換句話說就是,在目前的太空領域,人類共同體的領導們,更多是負責……打錢。

當然了,還有賺錢。

“最後就是。”

葉銘翻開筆記本的最後一頁,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氣。

做這個建議,他也很慎重。

“我覺得,我們可以開始建造太空船塢了。”

葉銘說完,雙手便十指交叉,放於桌面。

太空船塢,是人類在星際時代的終極夢想,在很早之前的太空城規劃中,它的進度應該是在2040年才啟動。

現在才2031年。

相當於提前了九年。

毋庸置疑,太空船塢的優點——無論地面造艦的能力和技術有多麽強大,但只要在地面建造,就必須承擔地球所帶來的重力影響,並導致結構和設計的改變。

而在太空建造,則不需要考慮這麽多。

特別是無人太空戰艦,非但不要人造重力,反重力模塊之類。甚至說句不好聽的,直接引擎上面裹一塊鐵皮就行。

你說這種,在地球上造,它能下餃子嗎?

但,這個……它不是一般的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