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意識上傳的設想

葉銘和伊塔兩人默契的自負,讓艾雯在邊上無語了好半天。但這也讓她隱約猜到,葉銘似乎對神聖文明的智腦有著超越表面上的深刻認知。

意識到這一點後,她微皺起眉,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葉銘見她進入思考狀態,也不再打擾她,而是起身坐到了辦公桌後面。

現在已是九月中旬,新學期已然開始,雖說開學初期的忙碌已經過去了,但他作為腦機中心主任和諸多課題組的成員和主持人,還是有相當多的工作要親自過目。

而且現在基於反物質能源的全新超級戰艦木星號的全尺寸主炮也在建造中——而且一造就是三門,一門用來測試,兩門用來實裝——就算再激進,人類也依舊保持著先測試才上馬的優秀傳統。

而作為反物質儲存和利用的技術提供者,葉銘自然需要全程參與和指導。

除此之外,還有一架特別昂貴的太空戰鬥機也即將下線——別忘了,人類的母艦水星號已經在前線呆了一年了,但這一年中,除了充當前敵指揮部的大本營和臨時醫療中心之外,這艘母艦沒有對戰爭做出哪怕一點的貢獻……她一槍一彈都沒有發。

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的戰鬥方式主要還是“大炮巨艦”的對決之外,另一方面,是人類一直都沒有造出合適的太空戰鬥機——雖然三年前就出現了超過30馬赫的太空與大氣空間內的兩用戰機,甚至還進行了測試,但那樣的戰機,在經過前線戰鬥的評估後,發現並不能勝任目前的戰鬥。

敵人的攔截火力連亞光速的米粒都可以攔截,30馬赫的戰鬥機過去可不是當靶子麽?

但誰都知道,在太空中,要提速其實並不困難,別說30馬赫,只要大力,300馬赫的速度都能達到——實在不行還能把米粒魔改一下。

真正困難的,還是太約提出的要求——他們要求可以載人,最起碼,在載人的時候,能夠保持一定的戰鬥力。

提出這樣的要求,不是太約那幫將軍腦門子發熱,而是基於延續人類戰爭的能力和勇氣的這一邏輯而來。

葉銘也是認可的。

而且作為最小的作戰單位,太空戰機擁有戰艦所不可比擬的靈活性和隱蔽性,特別適合與偵察艦配合進行超視距的校準,當然也特別是適合打擊敵人的偵察單位了。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敵人目前已經出現了兩艘母艦,派出了大量的太空戰機來打擊人類的偵察艦。

面對這樣的高速小目標,前敵指揮部很是頭疼,幸好克榮人那邊也有太空戰機,外加武裝偵察艦的火力不俗,這才勉強沒有落下風。

在這種情況下,娘胎中呆了三年的太空戰鬥機總算是在最需要它的時候艱難分娩了。

為了抵抗超高速下的G力,維持機動,太空戰機的座艙是最核心、最困難的設計——它大面積運用了高維空間膜技術,可以在高速機動的情況下將強大的過載通過近似於作弊的方式傳遞到高維空間膜中,由此憑空釋放掉。

除此之外,它的引擎也使用了第一代米粒“改”的同款——運用了二維空間能量源堆疊技術……說直觀點就是,把一個反應堆直接鋪在了二維空間中。

要知道,人類為了實現能源自由,在可控的二維空間面上進行了多種嘗試,其中最寄以厚望的就是二維反應堆。

一旦實現,人類就可以在一塊手表那麽大的裝置中實現一個核電站,從而徹底告別各種充電器和充電設備。

但想法是好的,路子也是有的,最大的麻煩……是散熱問題。

當初周向南為了解決散熱問題,提出了用高速粒子來“吹”的技術路徑,該路徑後面雖然被證實它還是無法徹底解決反應堆二維化、小型化的問題——因為散發的熱量是驚人的,空間可以“作弊”,熱量無法作弊。

然而,這一設計,卻被用在了米粒上——因為用高速粒子,特別是重離子吹出來的熱量,恰好可以增加引擎的推力。

於是,它就很自然而然地用在了超高速太空戰機上。

而作為一款太空戰鬥機,解決了引擎和座艙問題只是第一步——它還必須要擁有戰鬥力。說準確點,就是要擁有掛載和釋放導彈的能力,還需要有至少一門“小功率”,但又能夠造成一定程度傷害的機載主炮。

眾所周知,任何東西,既要空間小,又要威力大,那背後必定就是數不清的技術門檻在等著。

於是……直到人類都已經搞定了反物質主炮後,它的設計方案才最終落地。

既要能裝在空間有限的戰鬥機上,又要保持一定戰鬥力,那就只有反物質主炮了。

這諸多的技術和設計方案一集合,便使得這架太空戰機的研發周期和成本變得極為高昂起來——一架飛機,就抵得上目前的一艘“鷹”級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