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折難盒

海上的風,依舊帶著鹹潮的味道。

唐時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沒有多問,只是任由那和尚跟上了自己。

是非跟唐時離開的時候,很是風和日麗,順著禪門寺山道一路往下,每一塊石階都是當初的僧人們砌上來的,沒有使用什麽大能通和大術法,這一條石階路,被稱之為小自在天的“功德路”,到底是歷史上哪一位高僧修起來的,已經不得而知了。

所有來上香拜訪的凡人們,似乎還不知道這小自在天的三重天之上發生過什麽事情,他們戴著或喜或憂的表情,從唐時和是非的身邊經過,而後往前走去了。

唐時站在山腳下,忽然回頭這麽一望,那山門之後,過去便是那長長的石階,這一條路叫做功德路,而三重天之上那長長的石階,卻叫做“九罪階”。

“佛家倡導眾生平等,佛自眾生中而來,也應往眾生中而去,何來的一重天、二重天乃至於三重天。”

原本一句話也沒有的唐時,忽然就這麽一指他們的頭頂,上面的那三重天。

是非面上沒有什麽表情,似乎根本沒聽見唐時的話,他只是隨著他手指的指向看了過去而已。

眾生平等,佛本眾生。

是非何嘗不明白?只是明白也是沒有用的。

這一天,很多人看到了是非與唐時離開了,小自在天的弟子們也沒把這事情看得多嚴重。

因為是非還穿著僧袍,依舊是小自在天的弟子,他並沒有被逐出師門,甚至還是那一臉平和的表情,說什麽心魔和入魔,他臉上卻看不到任何的魔性,便是眼底也是平和的一片。

是非似乎還是那個是非,他走的時候甚至還有不少人給他打招呼。

出海的時候,只有一條小船,小自在天的人幾乎是不外出的,所以交通工具讓人略微無語。

唐時在看到這一葉小舟的時候便在想,當初那個風雨之中的故事。

青鋼劍俠,還有那小船,風暴之後的平靜。

他與是非一道上了船,終於問他道:“你去哪兒?”

“跟你走。”是非的回答很簡單。

唐時知道自己是暫時甩不掉這個麻煩了,他自己笑了一聲,又想到那一句“心魔從何處生,便從何處滅”,便覺得有些好笑。

只是心裏笑完了,又覺得沒什麽意思。

什麽時候他這麽無聊,連這樣的事情都笑得出來了?

無聊的唐時不過是伸了個懶腰,便直接坐在船頭上,喚出了蟲二寶鑒,對唐時來說,現在對他最有用的,應該是《早發白帝城》裏面的一句。

是非坐在船尾上,便背對著船外,看著前面的唐時,兩個人之間有一種很涇渭分明的感覺。

雖說這詩裏寫的是行舟山水,而不是行舟於海上,這環境有些不符合,可都是水都是船,即便是環境不完全符合,法訣也是能夠使用的。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無疑是一種很輕松的心情,唐時回望那雲間的小自在天,也覺得輕松,即便是身邊忽然多了一個是非,也不能消減他的這種輕松。畢竟經過了那樣的一番大戰,雖然不知道殷姜又去了哪裏,可是至少他送她回了家,也順手得到了三株木心,甚至還在小自在天之中的藏經閣裏看了許許多多的書……

這一趟出行的收獲很大。

手指點在那凝聚的墨字上,唐時的右手手指在那墨跡的襯托之下卻跟顯得修長,在他將靈力灌注到自己的掌心的時候,那黑色的風月神筆便似乎輕輕地一動,緊接著一道飄渺的墨氣從那書頁的字跡上分離出來,纏在了唐時的手指上,於是他幹凈的指甲便在那一刹那染上了幾分墨氣,而後又消失不見。

唐時愣了一下,還不知道竟然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變化。

雖然有一道墨氣從“輕舟”二字上分離出來,可是原本這蟲二寶鑒上的墨跡卻沒有半分的消退,這一道墨氣到底是什麽東西?

唐時不解,仔細地擡起自己的手指來看了看,只發現在他的指甲蓋上似乎有方才那一小道墨氣,很淺淡,幾乎看不出來。

他暫時沒理會,知道這肯定是因為自己到了金丹期之後,風月神筆出來的新變化,回頭再繼續研究這一道墨氣是怎麽回事。

此刻他們的小船是順風飄著走的,逐漸地便遠離了小自在天的主島,唐時手訣一起,攤在他雙膝之間的蟲二寶鑒便起了那熟悉的手訣幻象,一雙手在這書頁上憑空出現,便演練了起來。

唐時看了是非一眼,卻發現他似乎根本看不到這書本上產生的幻象,也就完全無所謂了。

只是這個時候跟著打手訣,他才發現了之前的確是不一樣的。

那一道淡淡的墨氣,跟隨著他的手指而舞動,並且隨著他這手訣越來越熟練,這墨氣似乎也濃厚了幾分。在他手指上有墨氣的時候,這手訣似乎也更有一種圓潤隨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