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下)七情六欲

喜,是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怒,是懷不遇,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哀,是傷別離,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貪,是戀疏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詩境三千,欲念三千,不曾消減,亦不曾改變。

昨日之詩詞,照耀了千古,留存至今日而余韻不減。

詩情之所發,七情六欲之所起。

星域浩瀚,星辰比之星域僅算是渺小,而忽然之間圍繞在九回身周的星辰,卻變得巨大!

九回乃是規則的化身,是天道本身,與唐時有過一局之約,如今唐時終於出了自己這一局!

詩境三千之局,亦是七情六欲之局。

九回相信,此刻的唐時已經因為她方才的言出法隨而消滅,在跟她說話的,不過是七情六欲——

“你乃是七情六欲的化身,不過與我一樣,還是十法界之中的法則,此刻既然已經重新成為法則,何必裝神弄鬼?”

九回雖這樣說,可看著自己周圍旋轉的星辰,眼神之中卻暗含著警惕。

“你知我乃無情之化身,便該知道你七情六欲之局對我不會有半分的影響!”

唐時沒有回應她,只是在她話音剛落之時,九九八十一顆孤獨的星辰,忽然之間相互延展出無數光絲來,星光璀璨之間已經交織成一張巨網!

天,有天網,謂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有人網,謂之“七情六欲,眾生所苦”。

一只手掌,被東十一天星域之中忽然飛出的星光凝聚而成的線條,勾勒出來,忽然指訣一掐,便聽到唐時的聲音:“落!”

巨網轉瞬已經蓋向九回的頭頂,九回只冷笑一聲,“不自量力!”

天看人,如觀螻蟻。

其實在九回眼中,即便是唐時殺了西王母,也不過是為九回敲響警鐘。

可是現在,有一種奇怪的心悸,出現在了她的心中,讓她對待這巨網有了一種謹慎的態度。

一團奇怪的七彩光芒,忽然之間從那光線勾勒出的手指周圍迸射出來,顏色駁雜,優劣參差,卻頓時給人一種玄奧之感,而九回心中那種危險的感覺,便在七彩光華出現的這一瞬間,攀升至頂點!

這是東詩的本體!

天地伴隨宇宙而生,而七情六欲誕生於天地之間,天道地道乃是眼看著七情六欲誕生,而後才有人道!七情六欲,便是東詩本身!方才她言出法隨,竟然只是滅去了東詩自凡俗世間帶回來的凡俗之體!

粉身碎骨而神魂俱滅之後,才能回歸本相本我!

唐時此刻,便是這一團光,霎時撲向九回,竟然已經將九回籠罩在這樣的七彩駁雜光芒之中——

眼前一暗,九回便已經身處於一個迷幻的世界之中。

唐時的心,前所未有地冰冷。

此刻他不是人,而是道——人之道。

自打是非為他重新凝聚身體,以詩碑制作肉身,那個時候他便已經感覺到了,他本身是不需要肉身的……因為從一開始就沒有。

七彩光華從九回身上分出一半來,竟然回到東十一天星域之中,變成唐時半身,此刻他臉上蒼白,擡手一甩,蟲二寶鑒被他扔出,右手風月神筆淩空一劃,整本寶鑒轉瞬之間碎裂成無數的紙片,翻飛在唐時的身邊!

千頁書紙,被星域之中的華光卷著,圍繞在唐時的身周。

他提筆一點,便見一頁紙飛出,瞬間拉長,如同一張長長的卷軸,朝著靜止不動的九回包裹而去。

蟲二寶鑒上的文字,在接近九回的時候便自動飛出,一個字一個字地,沒入九回眉心。

每進去一個字,九回臉上的墨氣便加重一分,連綿不絕的紙頁,連綿不絕的墨氣,轉瞬已經濃重如墨水。

北十一天星域盡頭,那北伽羅星主虛影,忽然之間變得暗淡起來,墨氣陰雲一般籠罩那星主虛影。

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

等到第九百九十九字沒入九回眉心之時,唐時似乎終於扛不住這術法的巨大消耗,整個身形轟然崩碎,流雲一樣被風吹散,再次變成之前那些顏色駁雜的光。

這是他初生時候的模樣,一團代表著人性的光。

有顏色漂亮的,也有難看的,有純粹的,也有混雜的,顏色交錯之間,意味著一種復雜的人性。

“我乃天道,不為世情所困,無情無性,對你之局,無動於衷。”

九回那覆蓋滿墨氣的臉上,忽然之間露一分笑容來,轉瞬似乎就明媚了起來。

然而回以他的不過是唐時一聲冷笑:“天道地道若真無情,我何必毀天滅地?爾等若真以十法界之中的規則狀態存在,緣何會化作這三十三天星域之主,與我抗衡?欲念無限,連天地都不能免俗。汝天道,化為人身,便是有了人之念,若無人欲,何必化為人身,何必與我相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