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真將軍不佩劍

什麽叫做“好像”一個好, 一個壞?

陸錦惜這心裏頭就更微妙了起來,知道恐怕是青雀也無法判斷, 於是就道:“你先說你覺得壞的那個吧。”

青雀看她的眼神,便越發小心翼翼起來。

“壞的,就是這回莊子上傳來的消息。”

“老太爺和老太太那邊, 不是每隔一陣就有人要去那邊探望探望嗎?今早府裏就去了人,回來的時候說……”

“說在莊子外頭,好像是見著了太師府的馬車, 但一時擦著過去了,沒看得太清楚……”

青雀其實不很鬧得明白,在翰墨軒的時候覺得自家二奶奶跟顧大公子有點什麽,可後來探聽消息的時候又覺得像是在避豺狼,以至於她不大敢確定, 極為忐忑。

話說到後頭, 聲音已經很小。

但陸錦惜已經聽了個清楚, 眼皮頓時一跳,心裏頭一股寒意, 也就慢慢淌開了:這兩位, 可是將軍府真正的“大家長”啊!

青雀說的“老太爺”和“老太太”, 指的其實是薛況的祖父和祖母, 也就是薛老將軍和薛老夫人。

因早年在外征戰有負傷,且已經上了年紀,薛老將軍就褪下了戎裝,尋了京郊一處莊子住了下來, 與夫人一起種地養花,頤養天年。

京城大宅裏的事情,他們早已經多年不管了。

但若真要計較起來,在將軍府裏,誰說話又能越過這兩位去?

如今太師府的馬車竟然去了京郊莊子上……

陸錦惜在將軍府這一段時日,對將軍府上下的關系已了如指掌,從沒聽說過太師府與將軍府之間,好到了可以隨時串門的程度。

更何況,還是京郊那麽遠的地方。

巧合?

還是蓄意?

去的到底是誰的馬?

為什麽出現在那裏?

只消這麽一想,陸錦惜莫名就覺得有點背後發涼。

因為信息有限,她強壓住了自己往深裏去思考懷疑的想法,因為想了也沒有意義,更阻止不了。

只續問道:“那好消息呢?”

“今早下朝的時候,就傳了消息,說皇上金口,已點了顧大公子重回朝中,不過仍在翰林院中,未分派任何差事。”

青雀說得有些忐忑,猶豫了一下問道。

“奴婢覺得,這算是個好消息?”

“……”

這一瞬間,陸錦惜有種扶額嘆氣的沖動:青雀的壞消息,的確是壞消息,可好消息也完全不是什麽好消息啊!

興許是見陸錦惜神情不對,青雀越發不安:“夫人,可是哪裏不對?”

哪裏不對?

哪裏都不對啊!

顧覺非才回京多久?

父子分別,按理說應該要享一陣子的天倫之樂,即便是重新回翰林院,也只需要走各部的規章手續,一步步地來。

哪裏有皇帝特意點某個人重新回朝的道理?而且還只點回了翰林院,也沒個別的差事。

顧覺非若是個庸碌無能的鼠輩,於她而言是好事一件。畢竟寧願被只小老鼠盯上,也不願意被頭老狐狸盯上啊!

可顧覺非偏偏有家世有人脈有本事,如今還回了朝中。

雖依舊只掛職翰林院,可以他的手段,還怕沒有鵬程萬裏、高官厚祿?

她怎麽老覺得自己這回踢到鐵板了?

一時頭都大了一圈,陸錦惜面上沒什麽表情,只壓著眉心一搖頭:“沒什麽不對。事情我都都知道了,外頭沒什麽事吧?”

這言下之意,自然是沒事就下去了。

但青雀還真有一件事:“外頭大事沒有,只有三奶奶那邊遣人來問,說後日便是二月二,龍擡頭。前段時間她問過您要不要去踏青,你還沒給個準話。”

這件事?

陸錦惜眼皮都沒撩一下,只道:“回絕了就是,就說這陣我忙不開。這春日景色剛起來,踏青也不急在一時。等改日我不忙了,自當請三奶奶出去踏青,就當賠罪了。”

後天去小鐘山踏青?

三賢祠就在小鐘山下,白月湖邊,顧覺非那一日就要在那邊開試收學生,想也知道到時候一定人山人海。

就算不為了躲顧覺非,她也不能跑去看人頭啊。

更何況,若真在那邊遇到顧覺非,天知道又會發展成什麽情況。她若一個沒忍住,再往下啃這老草兩口,可就不一定能“懸崖勒馬”了。

三賢祠?

呵呵,誰去誰傻!

陸錦惜對自己“秉性”亦算清楚了解,主意早已經下定,這會兒讓青雀去拒絕,口氣也甚是鎮定。

青雀聽了,這才一頭霧水地去了。

很明顯,陸錦惜這避之不及的態度,依舊讓她很困惑。畢竟,誰能想到,陸錦惜才看上顧覺非,轉頭又後悔了呢?

“吱呀”一聲,門又合上了。

陸錦惜慢慢靠回了椅背上,將身體放松下來,可腦海中卻依舊縈繞著方才青雀給的兩個消息。

一時間,竟跟魔障了似的,滿腦子都是顧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