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2/2頁)

“我們可以給其他國家的用戶提供注冊NewPay賬號的權限,對他們來說,無非無法綁定銀行卡。

但是我們可以給他一個虛擬賬戶。

對Quora上的用戶來說,他們被提問之後,錢會打到他的虛擬賬戶上,他無法提現,也無法充值。

但是他可以用虛擬賬戶上的錢去完成支付動作。

比如他可以把這個錢去購買拳頭遊戲的產品,可以去問另外的用戶問題,甚至可以在亞馬遜上購買物品贈送給他阿美利肯的朋友。”

亞馬遜此時還沒有開始跨境業務的擴張。

“也就是說對於其他地區的用戶來說,NewPay賬號除了無法充值和提現,其他使用和阿美利肯用戶沒有區別。

至於充值,他們也可以采取一些擦邊的方式,比如通過銀行卡給阿美利肯用戶轉賬,然後阿美利肯用戶再給他的NewPay賬號轉賬。

我們不能做這件事,但是普通用戶可以。

這樣繞過了監管,也為我們提前培養了客戶,極大程度地擴張了NewPay的影響力版圖。”

虛擬賬戶的概念在1999年來看絕對是天才的想法,完美繞開了監管。

周新心想,難怪PayPal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彼得·蒂爾這家夥的嗅覺同樣敏銳,在產品上能夠想方設法找到滿足用戶繞開監管的方式。

有的時候太循規蹈矩的互聯網企業是會被淘汰的,後世百度在很多領域的循規蹈矩都證明了這一點。

周新點頭:“很好的想法,我認為沒有問題。

但是唯一存在風險的地方在於如何避免欺詐行為。

因為目前我們所有用戶都綁定了銀行卡,銀行卡又需要他們的真實信息,因此每一筆交易都有跡可循。

而一旦開放虛擬賬戶的注冊,郵箱可以直接注冊NewPay賬戶,NewPay賬戶又可以完成轉賬。

目前整個郵箱的注冊完全無法約束,虛擬賬戶發生轉賬,我們無法監管。

一旦發生欺詐行為,我們無法配合監管機構進行追查。

小規模欺詐行為監管不會介入,但是NewPay的體量決定了,一旦類似事件發生,就絕對不會是小規模的行為。

所以我提幾點要求,海外用戶在注冊的時候必須通過手機號注冊,拳頭遊戲已經和主要國家們的電信運營商談的差不多了。

你們接著去談就好。

海外用戶只能通過手機號進行注冊,其次就是在給海外賬號發起轉賬的時候需要二次確認同時給用戶警告提醒。

我們需要把我們能做的做到位。

然後順便在這裏和大家強調一點,那就是NewPay在風險控制和用戶管理上需要對標銀行,而不是互聯網企業。”

NewPay在進行產品創新領域新一輪探索的同時,和EBay的談判也接近尾聲了。

NewPay接入EBay的主要阻力來源於EBay內部分管Billpoint的負責人,她認為EBay應該只采用自己的支付軟件,而不是使用NewPay。

電子支付領域是一個有極高潛力的領域,采用NewPay的話會讓Billpoint再無翻身的可能。

本身NewPay在用戶數、用戶質量、用戶活躍度等方面,屬於是全方位碾壓Billpoint,如果EBay再不讓Billpoint壟斷,那Billpoint這一筆收購就等於白費。

“我想問你Billpoint還需要多久上線?我們的用戶還需要忍受傳統的支票匯票支付多久時間?”

“最快還需要半年時間,我們已經在加緊開發了,如果給我們的開發人員翻倍的話,時間還可以縮短,但是最快也需要到10月份。

因為電子支付涉及到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我們需要充分的測試。”

原本eBay在收購Billpoint之後一直要到2000年3月才正式推出市場。

EBay內部在糾結是要等Billpoint,還是直接用NewPay。

NewPay的估值已經翻倍了,現在估值是20億美元,自己如果能培育一個支付軟件,即便不如NewPay,那估值也得有NewPay的一半,10億美元。

自己培育Billpoint不香嗎?這是Billpoint支持派的觀點。

另外一派則認為,引入NewPay,不影響他們培育Billpoint。在Billpoint還沒有上線的時候,先用著NewPay,等Billpoint上線後再二者並行,用戶逐漸習慣Billpoint之後,再一次性把NewPay淘汰掉。

這樣兩邊都不耽誤。

此時亞馬遜以及一些電子購物平台都已經接入NewPay了,這些電子購物平台在接入NewPay之後,賣家和買家都表示真香。

和傳統支付方式相比,電子支付方便太多。

EBay的用戶也不是只用EBay,他們也使用其他電子購物平台,有對比才有傷害。

一眾EBay用戶紛紛表示如果沒有NewPay,他們將不再使用E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