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曹永羅回國(第2/2頁)

當時新芯科技就兩個主要合作夥伴,其中之一就是中芯國際,一旦中芯國際不要他們的供貨,第二天新芯科技就得倒閉。

正是這個創業過程中,周新對自己在華盛頓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他不僅僅是為了中興,同時也是為中興十多萬員工,為中興上下遊供應商在斡旋。

供應鏈是真實存在的,它不只是經濟學家創造出來的概念。

曹永羅默默用鍵盤在電腦上打了一串字母:Matrix。

“好,正好我回去是暑假,我回去之後會開始做這件事。”

周新繼續說:“所以你是打算怎麽做這件事?”

曹永羅不假思索說:“先成立公司把框架搭起來,然後去鵬城那邊選品,挨個配件找工廠來做。

和他們簽合同,我預計從工廠打樣到最後大規模生產,最快也需要四個月時間。

不過鵬城速度到底有多快也不好說,說不定需要的時間會更短。”

周新:“然後還有就是注意保密,說白了我們這玩意真沒有啥技術含量。

你那邊不需要負責具體組裝,只需要把零件送過來。

到時候我賣也是把零件打包在一起賣,如果用戶需要提供組裝服務,那店員現場組裝好給他。

我們需要盡可能要打一個時間差,把品牌樹立起來。

具體價格定下來之後,你把定金需要多少和我說,我到時候給你打錢。”

曹永羅拒絕:“不用,等我詢價結束之後,我們商量一個價格。

而且說白了,我不需要給定金,那幫工廠也會給我幹,甚至我拖欠他們工程款一兩年都沒事。

當然我不會這麽幹,但是我見過有這樣幹的,這麽幹了,他再去人家公司,工廠還得把他當大爺供著。

這種操蛋的事我幹不來。我們商量好價格之後,我們按照這個價格簽合同,到時候我拿著合同去銀行貸款。

我們是合作,朋友關系歸朋友關系,合作歸合作,我也相信你不會坑我。”

這就是有底氣的好處,換做是家裏沒有資本,還需要瞻前顧後,甚至把全家資產壓上。

像曹永羅這種,回燕京之後輕輕松松就可以完成資源整合。

……

6月最後一門考試結束後,曹永羅為期一年的交換生涯也就結束了,他先回了燕京一趟,把該見的人見完,然後著手開始Matrix鍵盤配件的生產工作。

“好久不見,老地方一起吃個飯?”曹永羅回燕大辦理交換生結束手續之後,回到了熟悉的寢室。

因為提前郵件和王衛、李力二人說過今天要回來,所以他們倆都在寢室等著。

李力和王衛挨個和曹永羅擁抱了一下,好久不見甚是想念,一個喜歡請你吃飯的大哥走了多少還是有點不習慣。

“去燕京飯店一起吃個飯,吃完之後再去上會網?”

王衛搖了搖頭:“吃飯可以,上網算了,吃完我還得去圖書館學習呢。”

李力點頭:“我也是。”

曹永羅調侃:“喲,這是受啥刺激了?之前你倆不是最喜歡上網了麽?每天圖書館看不到你們,在計算中心一抓一個準。

把計算中心的上網額度用完,還得找我和周新借。”

王衛語氣中帶有無奈:“不僅我受刺激了,我們班全班,甚至是全校都受刺激了。

周新這才去阿美利肯多久,又是和比爾蓋茨談笑風生,又是和楊致遠在商戰上你來我往,還和查理·羅斯在電視訪談節目裏侃侃而談。

雖然周新在燕大的時候就很厲害,但是這種厲害在我們能理解的範圍裏。

考試第一,能進燕大的大家誰高中的時候不是班級第一甚至年級第一呢。

去伯克利留學,說實話之前也有學長學姐去過,也不算啥稀奇事。

最多就是本科轉學比較稀奇。

去了一年身家過百億,計算單位還是美元,這可真從來沒聽說過。

我們班一和周新八竿子打不著,大一到大二一年多時間,和周新說過話不超過八句的學習委員,他寫了本書《周新的成功之路》。

你知道這本書他簡介裏怎麽寫的嗎?周新在燕大時期最好的朋友。周新在燕大時期最好的朋友不是我們三嗎?

就這純胡編亂造的玩意,賣了幾十萬本,盜版就更別說有多少了。具體賺了多少錢不清楚,反正從寫書之後就沒有來寢室住過了。”王衛憤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