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發布會後(第2/2頁)

同時到了付費問答時代,我們讓這部分頭部用戶分享到了Quora帶來的紅利,他們能夠通過付費問答從Quora中獲得收益。

普通用戶同樣可以,但是普通用戶的收益屬於黑箱,你很難知道自己憑借什麽能夠獲得收益。

在Quora金選推出後,我們希望能夠和更多用戶分享Quora發展帶來的紅利。

Quora金選的問題篩選和用戶無關,只和你的回答是否足夠優質有關。

這也是我為Quora開發的最後一個功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下一位掌舵人來為Quora的發展保駕護航。

今天在這裏除了發布Quora金選外,也是一個提前的告別。”

台下先是一小塊地方響起了不要走的聲音,然後蔓延到整個場館。

所有Quora用戶都在喊,我們需要你。

周新停頓片刻後,擺了擺手:“好了,大家搞得好像我要走一樣。

我只是要離開Quora,又不是要離開矽谷。

我還在矽谷,拳頭和NewPay依然是我的產品,我也會開啟下一個階段的創業,沒有什麽能夠讓我停下!”

Quora的發布會在結束後,被各大媒體紛紛報道。

“Quora發布會?Newman告別會!”

“Quora推出金選功能,能否顛覆傳統紙質媒體的市場?”

“Quora發布會現場,傑瑞楊和比爾蓋茨並肩而坐卻難掩尷尬”

“Newman的下一站創業?比Quora還要好的產品要來了嗎?”

第二天幾乎所有矽谷科技媒體的頭版頭條都在討論Quora昨天的發布會。

同時媒體和用戶們都已經拿到了第一份Quora金選。

也有用戶就是不喜歡免費的,主打的就是一個愛花錢,花7美元訂閱了Quora金選。

紐約時報關於Quora發布會的報道倒不像其他媒體那麽浮誇,他們幾乎把所有關注點放在了Quora的產品創新本身:

“昨天素有‘矽谷最好的產品經理’之稱的Newman在舊金山召開產品發布會。

到場的Quora用戶超過一萬人,據筆者觀察,到場用戶以年輕人居多,從到場人數可以看出Quora在用戶群體中的號召力之強。

Newman此次推出的Quora金選功能,是繼上一次Quora付費問答功能推出後的又一次革新,把用戶的優質回答匯聚成一份刊物,通過郵件發送給購買了本服務的用戶。

每三天一次的頻率和每月7美元的定價,都顯示出Quora金選的對標競爭對手是傳統的紙質媒體。

Quora金選能否成功我不知道,但是Newman主導下的Quora在實現盈利上的不斷創新讓筆者很欣賞。

和雅虎收購GEOCities之後,致力於實現盈利的方式不同,Newman主導下的Quora一直是在不影響用戶使用體驗的前提下進行創新。

雅虎則是通過把用戶原本應有的權利收回,然後告訴他們,你們需要付費才能繼續享受原本就有的權利。

這是二者的本質區別。也正是Quora在盈利上的不斷創新,以及成功經驗,讓更多的互聯網公司更快地去尋找他們自身的盈利模式。

如果Quora金選獲得成功,我認為Quora的價值還要再往上一個台階。”

Quora金選怎麽樣算成功?這是雅虎內部董事會上,一位參會人員提的問題。

“先生們,10萬個訂閱用戶,對一般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已經很成功了,每個月70萬美元,一年是840萬美元,這個收入已經比很多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都要高。

但是對Quora來說顯然不夠。

那麽50萬?還是100萬?

大家剛剛討論的結果和我們之前會議討論的結果其實沒有變化,我們必須要收購Quora。

這是很多年都遇不上的機會,除了Newman之外,沒有人會選擇把Quora賣掉。

所以Quora金選的成功並不會給我們的收購帶來太大的影響,無非是估值更高,要出更多錢。

Quora的定價很高,這本身就在我們的預期內。

只是Quora金選的推出,給我們乃至整個矽谷的互聯網企業們,都好好的上了一課。

一個擁有足夠多優質內容和優秀用戶的社區,能夠如何創造價值和實現價值。

這為雅虎未來的工作能夠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但是這不會影響我們現在要收購Quora這件事,也不會影響我們能夠順利完成收購的最終結果。”

雅虎董事會裏發生的一幕,同樣也發生在微軟。

不僅僅這些互聯網公司想收購Quora,此時一些傳統紙媒也想收購Quora。

其中就包括默多克的國際新聞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