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2/3頁)

壓根不可能把消息保密,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

互聯網大會又不是啥見不得人的東西。

甚至吳世強還主動把消息通過一些渠道放出去,說周新會在互聯網大會上看一些項目,對於看好的項目會直接投資。

不過這種消息不是為了吸引人參會,而是為他自己運營的新興投資考慮,為了讓新興投資在業內更有影響力。

對於一家成立半年時間一筆項目都還沒有投出去的投資企業來說,也只能用這種歪門邪道了。

至於互聯網大會,光是周新提議,周新參加,同時周新還會邀請阿美利肯的互聯網企業家參加,這些要素結合起來,對華國的互聯網從業人士來說吸引力已經足夠了。

杭城,“老馬,我去去浙省的信息產業廳問過了,他們說目前還沒有收到上面的通知。

不過我熟悉的人和我說是有這回事,但是具體的邀請行業標準還沒有確定,他們也不知道具體是什麽標準。”

“不管什麽標準,這次的大會我們阿裏巴巴一定要參加,對於才成立的阿狸來說,我們一是需要在同行業打響自己的名聲。

二是要參考同行業其他互聯網公司關於電子商務是怎麽想的,怎麽做的,其中有哪些優秀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最重要的點在於,我們要去聽聽,最好是能見一見,整個藍星最優秀的創業者,他對互聯網行業的思考是什麽,他對於互聯網的未來是怎麽看的。

這是戰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們不缺乏商業邏輯和企業發展路徑,這些我們十八個人討論了這麽長時間,這些都很清楚。

我們缺的是具體執行過程中的經驗,以及整個大行業的戰略思維。”

“老馬,你是不是還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說不定我們去參加互聯網大會,被周新看上,他直接給我們一筆巨額投資。”

“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很小,阿裏巴巴才成立,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別人憑什麽看上你?

就憑我們幾個的長相?

不過也不是沒可能,等到那個時候,說不定阿裏巴巴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就被別人看上了。

現在到年底還有大概半年時間,半年時間,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類似的對話不僅僅發生在才成立不久的阿裏巴巴,同時也發生在各個互聯網公司,大家都在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參加年底的互聯網大會。

回到阿美利肯,周新同樣面臨很大的困境,那就是他實在太缺乏人才了。

如此巨大的一筆現金,擺在銀行就是最大的浪費。

而且他現在名下的企業很多,他需要統一成立一家投行來管理這件事,但是他沒有值得信任的人。

比爾蓋茨成立比爾梅琳達基金會,就是為了管理他龐大的財產,巴菲特同樣有伯克希爾。

他現在啥都沒有。

周新腦海裏閃過了好幾個人選,吳世強?沒這個能力。傑瑞爾?不值得信任。沃倫·詹森?他還真可以。

作為前亞馬遜、達美航空的首席財務官,對方是有這個能力的。

同時對方在他手下也幹了很長一段時間,信任基礎也有。

加上法律和監管的約束,沃倫·詹森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正好NewPay可以順勢交給彼得·蒂爾。

“沃倫,你應該知道最近我和時代華納達成的交易吧?”周新找了伯克利周圍一家小有名氣的法蘭西餐廳請沃倫·詹森吃飯。

沃倫·詹森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老板,我在舊金山,不是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裏。

如此驚人的消息我怎麽可能不知道?這筆交易可是公認的世紀交易。”

時代雜志直接把兩個單詞和周新、傑拉德·萊文握手的照片放在雜志封面上,這兩個單詞是:Big Deal。

“我金融行業的朋友在交易新聞傳出的當天,都在瘋狂地給我打電話,他們知道我老板是Newman。

都在問我知不知道這筆交易的內幕,為什麽時代華納如此瘋狂。

後來慢慢的更多細節被披露之後,其實高盛才是最大的贏家。”

周新好奇為什麽這麽說,他知道是高盛主導了這筆交易,因為當時是傑瑞爾帶著高盛委員會委員來見他的。

“為什麽?”周新問。

沃倫·詹森說:“高盛只是時代華納的股東之一,時代華納背後的股東還有斯皮爾伯格、沙特王室等等,這些都是主要股東,高盛的股份占比並不算高。

時代華納要想收購Quora,需要籌備大量現金,這也只有通過股票市場向廣大投資人增發股票的方式。

說白了這部分增發的股票,投資人相當於同時買了Quora和時代華納,也就是說你要想買Quora,就必須搭著時代華納一起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