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2/2頁)

後來2009年張汝京從中芯國際離職,明面上說是因為個人原因,實際上是台積電要求,張汝京離職,他們才願意達成和解協議。

為什麽台積電要起訴中芯國際,因為中芯國際發展得越好,台積電被吃掉的市場份額就越多。

至於中芯國際有沒有使用台積電的技術,應該是有的,早期從2000年中芯國際成立到2002年之間,中芯國際從台積電挖了超過100名工程師。

大概在2002年6月台積電找到阿美利肯一家同時在中芯國際及台積電下單的模擬IC設計公司,在台積電的矽智財平台制作的光罩上,植入潛藏圖形。

到2003年11月,台積電方面取得中芯國際銷往這家公司的芯片,透過電子顯微鏡反剝法,通過還原工程的方式,找到台積電特殊的潛藏圖形。

為什麽中芯國際要使用台積電的技術,不能通過購買專利授權的方式,說白了還是沒錢。

作為芯片代工領域的後來者,中芯國際需要靠低價搶單的方式獲得市場。

低價搶單就決定了他們沒有太多的盈利空間,沒有太多的資金去從官方渠道去購買專利。

首輪才6.3億美元,一共建了7個芯片加工廠,沒錢去購買專利。

而且台積電以50億美元高價收購世大半導體,說白了希望盡可能壟斷這個市場,然後擡高價格來獲取超額利潤。

他們也不願意把專利賣給中芯國際。

周新繼續說:“如果沒有新芯光刻機,未來在半導體領域獲勝的大概率是ASML。

背後沒有太多阿美利肯資本的尼康和佳能會逐漸落後,只要ASML實現一點點技術領先,從英特爾到三星再到台積電,都會大幅增加ASML光刻機的使用量。

幫助ASML形成研發-技術領先-再研發的正向循環。”

周新知道這不是大概率,而是絕對。

從80年代到21世紀初,一直占據超過50%市場份額的尼康光刻機,到了2020年,市場占有率不足5%,而ASML獨占了90%的市場份額。

EUV光刻機更是被ASML一家壟斷。

周新知道要想生存下來,特別是當前這個環境下生存下來,必須要形成全產業鏈。

不然就算他們做出了和市面上主流產品精度一樣的光刻機,代工廠照樣不會選擇你。

你無法進入生產流程,永遠都不知道生產出來的光刻機到底怎麽樣。

精度和良品率是兩個概念,精度達到了,良品率之間還有可能存在極大的差別。

除非周新願意源源不斷地為光刻機研發輸血,靠其他地方賺來的錢,給光刻機輸血。

一直等到阿美利肯開始禁止對華出售先進半導體芯片。

然後新芯光刻機才有進入生產流程的機會。

這太久了,而且存在很多不可控的變量。

“所以我們需要和張汝京要成立的芯片代工廠,形成深度合作的關系。

他們最近也很缺錢,而我最不缺的就是錢。

我應該會和張汝京聊聊,我給他資金,然後讓我們的光刻機一造出來就開始大量的測試。”

從消費電子品牌到芯片代工再到光刻機和模擬IC設計,這幾個最重要的節點得形成合力。

才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關建英聽完後說:“Newman,我明白你的意思。

雖然你的錢是從華爾街賺到的,但是這不是華爾街的錢,是你的錢。

所以你成立的半導體公司背後沒有華爾街資本,我們要麽接受華爾街資本的進入,要麽單獨搞一個體系。

但是單獨搞一個體系未免太難了。”

周新擺手:“首先我從來沒有說過,我們要單獨搞一個體系。

我們只是自己做光刻機和模擬IC設計。

另外也不是自己單獨搞一個體系,霓虹半導體被搞得半死不活,我們可以和霓虹形成合作。

霓虹在半導體領域積累的技術、經驗和人才,我們都可以拿來用。

而且我從來不排斥和阿美利肯、高麗、彎彎這些地方的半導體企業合作。”

關建英是出生在大陸的華裔,不是彎彎人,所以周新可以說得直白一些。

“我們的產品足夠有競爭力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產品賣給他們,他們的技術和產品同樣可以賣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