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鍵盤發售後(第2/3頁)

周新笑了笑:“定價決定了matrix不是一款在開始時候能夠有很好銷量的產品。

因為高昂的定價決定了它的用戶只會是高頻使用電腦的人群,比如程序員、編輯、作者等,以及一些鍵盤愛好者。

我們的定價決定了會購買它的人群是有限的,能一周時間賣出去五千台,已經是由於我的名氣結合產品本身的質量足夠優秀。

一周時間要想賣出去十萬台,那阿美利肯得有上百萬的程序員才行。這不符合客觀世界的運行邏輯。

在我心裏matrix已經達到我的內心預期了,我對matrix的預期也就是給這個品牌定下一個格調。

matrix是一個創新、高端、優秀的品牌,為我們後續做其他電子產品奠定了基礎,至於銷量、利潤和營收這些都是次要的。

等到手機這種面向大眾的電子消費品推出後,這才是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周新繼續說:“我們的旗艦店擺在阿美利肯的核心大城市,這就是為matrix在做廣告。”

後世很多品牌即便虧錢也要在核心商圈開線下門店,為的就是讓用戶對他們的品牌形象有一個認知。

“做一個消費電子品牌,我們已經有一個非常完美的開局了,接下來就是把手機這個產品做好,我從諾基亞高價挖高管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為什麽做鍵盤,不僅僅是因為周新本人之前對鍵盤感興趣,接觸過大量客制化鍵盤,認為自己在鍵盤上的認識、拿出來的產品能夠給這個時代的用戶有顛覆性的體驗。

簡單來說,以現在的技術發展來看,想做智能手機,技術還不夠成熟,想做電動車,技術那就更不成熟了。

只有鍵盤,可以利用目前已有的技術給1999年的鍵盤用戶們小小的未來震撼。

這也是matrix鍵盤命名為未來的原因。

做鍵盤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周新即將要推出的手機是26鍵的手機,還是帶橫向線性馬達的26鍵手機。

matrix鍵盤給用戶帶來的震撼,可以延續到手機上,matrix手機能夠給你帶來最好的打字體驗,用戶能夠迅速進行聯想。

結合專門為matrix打造的智能機應用,周新有絕對的把握,matrix會成功。

曹永羅:“是我太著急著成功了,我和家裏聊過了,他們對我和你一起做生意並不反對。

只是說我自己得想好。”

周新對曹永羅的定位是富土康,他如果把matrix打造成蘋果的模式,那麽他希望曹永羅未來能夠把公司做成富土康,專門負責代工。

“我家裏認為權力可以換個人繼承,反正到了我們這一代權力也會貶值,家裏第三代也不是只有我一個男性。

但是和你合作,只有我有這個運氣和你成為室友,所以家裏對這件事現在是一個偏贊成的態度。”

周新問:“你自己是怎麽想的?你的想法很重要。”

為什麽周新認為曹永羅是做富土康的人選,因為對方有這個背景,在逐漸為matrix代工的過程中也會鍛煉出這個能力。

周新和曹永羅接觸的算比較多了,他認為曹永羅是個很會來事,又足夠講義氣,在大多數時候有自己的堅持。

基本素質足夠了,至於能不能做成富土康那麽大的規模,這不是取決於曹永羅的能力和背景,而是取決於周新能不能把matrix打造成對標蘋果的消費電子品牌。

曹永羅內心是矛盾的,創業無疑比公務員要有意思得多,說白了即便有天線也得熬資歷,一步一個腳印。

但是創業,周新讓他做的,和他想做的有差距,曹永羅也想搞互聯網創業,把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變現,而不是苦哈哈做代工,吃供應鏈下遊的殘羹剩飯。

“我也想創業,但是我總感覺我現在幹的活太沒有意思了,產品從設計到營銷再到推向市場,你都一手包辦了,我只需要負責在華國把供應商找出來,然後讓他們生產對應的商品運到阿美利肯。

這沒有太多技術含量,也發揮不了我的想法。

這比公務員要更有意思,但是比我希望的創業還是差那麽一點意思。”

周新很快反應過來:“因為你之前看到的是我的創業過程,無論是quora還是拳頭,這些都是面向個人的產品。

我挖掘很多用戶的需求,然後制作出一個能夠解決這些用戶共性需求的產品,你覺得這很酷。

同時這也是互聯網時代的最大價值,借助網絡解決人們的精神需求,快速成功,快速上市,名利雙收。

而你現在創業做的事情,單純滿足我一個人的需求,我說行就行,我說不行就不行。

就像你為了熱升華技術在鍵帽上的應用,找了很多家供應商。

現在的這種創業既不酷,賺的也是一個辛苦錢,還需要看別人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