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條件(第2/2頁)

考慮到華國巨大的市場,三星集團最終還是同意將其成熟的移動通信技術向華國公司轉讓。後來三星與科健合資成立了三星科健(,共同研制CDMA、GSM及未來第三代移動電話產品。

曾主任連聲應下。

周新對半導體行業發展很了解,如果沒有他的介入,明年6月華國也會推出自己的半導體扶持政策。

但是這份政策裏,全名是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對軟件產業提到的篇幅要比集成電路產業更多,集成電路領域實質性優惠要少得多。

裏面有這麽一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按鼓勵外商對能源、交通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執行。

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

集成電路線寬小於0.25μm的。”

這壓根就不是民營企業能夠玩得轉的,華國的民營企業幾乎享受不到這個優惠。

而半導體國企面臨很大的一個問題在於,半導體整個市場變化太快,而他們的自主權太少,很難應對市場變化。

“你繼續說。”

“二是我希望華國從整體上規劃一塊區域,這塊區域來集中華國在半導體領域具有技術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以我要做的光刻機為例,光刻機的鏡片、光刻膠、光源等等,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

前期我只能選擇國外成熟的供應商作為我的供應商,但是未來有華國企業能夠提供類似的產品,我能找華國的企業。

因為類似光刻機這種產業,需要對零部件大量測試,只有充分測試才知道到底行不行,不行的話是因為什麽。

而我的光刻機要進入生產流程,同樣要到芯片代工廠和垂直加工廠去進行大量測試。

如果這些上下遊企業都集中在一個科技園區,那這種技術的交流、人才的流動、資金的流動是有助於整個行業發展的。

就好比矽谷一樣,包括彎彎他們搞的新竹科技園區也是類似的概念。

華國雖大,但是在半導體領域規模和技術含量都不如彎彎,華國的科技園區規劃得太分散了,我認為需要集中在一個地方。

等到該園區無法承載之後,也是向周邊擴散,形成類似舊金山灣區的芯片產業聚集地。”

因為對下面考核的緣故,每個城市每個省份都有招商引資的需求,華國在半導體領域很難集中在一塊區域。

半導體企業們分散在整個沿海省份,從粵省到蘇省再到閩省,沒有發揮很好的協同效應。

“我們目前規劃的是申海的張江科技園區,這一塊地用完了,我們後續可以朝花橋、昆山這些地方擴。

華國別的都缺,土地是不缺的。”

“然後是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作用,讓高校參與到半導體行業的企業發展中。”

“沒問題,我們其實也一直在探索這方面的機制,比如校企共建,以企業為主產學研結合等,當然我知道現在我們做的遠遠不夠,後續我們會加大在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