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悲哀(第2/3頁)

比如漢芯一號並不能實現演示中所提到的MP3播放和指紋識別功能,它也沒有208只管腳,只有144只管腳等等。

結果我沒想到芯片本身居然是直接用的摩托羅拉的DSP芯片。

這太誇張了,陳進的行為遠超我的想象,這是怎麽通過技術鑒定的?中間的流程一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胡正明很憤怒,對於這種行為。

胡正明甚至感到悲哀:“當時給陳進站台的我都認識,鄒院士,他是做材料出身,他當年可是原子彈核心元件甲種分離膜的核心研發人員。

後來他去科學院申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當所長的時候,那時候我第一次來燕大講學,他聽說之後執意讓我去他們那講課。

他不應該看不出漢芯的問題,怎麽會讓它就這樣通過了驗收,還說符合國際一流標準呢。

包括許居衍我和他也認識,之前華晶在成立的時候,他擔任華晶的總工程師,我和他聊過圍繞華國芯片產業聊過好幾次,鄒世昌看不出來是有可能的,畢竟他是做材料化學出身,可能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但是許居衍可是華國成立後第一批半導體人才,他從56年開始接觸集成電路,他不可能看不出來漢芯有問題,這是怎麽了?”胡正明說到後面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56年華國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由黃昆和謝希德兩位前輩大牛在燕大開了個半導體專業化培訓班,這個班裏有後來中芯國際的董事長和創始人之一王陽元,有電子工業部的總工程師,同時也有許居衍。

周新說:“也許在華國芯片產業進展緩慢的二十年裏,大家的初心早就變了。

你剛剛也說了許居衍之前是華晶的總工程師,華晶失敗才有的華虹,見過的失敗多了,心境也會不一樣的。”

胡正明長嘆一聲:“我支持你把這件事鬧大,連院士都配合他們,不鬧大未來還指不定鬧出什麽幺蛾子來。”

胡正明繼續說:“還好你發現了漢芯一號和摩托羅拉的DSP芯片之間的聯系,要不然我們光是從芯片本身出發還拿漢芯和陳進沒有辦法。”

對漢芯來說,他們完全可以說沒有達到宣傳的水平,這是正常範疇,是因為宣傳需要。

但是漢芯一號和摩托羅拉的DSP芯片除了logo完全一樣,這是無論如何都解釋不通的。

胡正明提醒道:“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這兩塊樣品芯片是從哪裏來的?來路不正的話,我怕交大那邊不認,說這不是漢芯一號。”

周新說:“你放心,這是交大拿給信息產業部備案的樣品,我會讓信息產業部那邊找到備案的申報表並且出函,把這件事跟信息產業部說清楚,他們估計巴不得趕快和漢芯還有陳進切割。”

周新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和曹永羅在電話裏說清楚後,曹永羅在電話那頭張大嘴巴:“周新,你可算坑慘我了,剛剛申海才開了新聞發布會,你後腳就要打他們的臉。

還要我配合你找信息產業部出函說明,這下真的把我也坑進去了。”

周新說:“你這叫什麽話,這件事早晚會被人捅出來,陳進把事情做的這麽粗糙,你以為能瞞一輩子嗎?

這種事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的,早晚會有人發現,越早發現對整個學術界乃至行業的損害越小,對信息產業部來說也是做了切割,避免了後續追責追到他們頭上來。

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我相信你能把這件事給圓回來的。”

曹永羅在電話那頭苦笑:“這件事真不好辦,我會盡量幫你找他們出函,但是我不能保證保密。

你知道的在這種機關消息傳的是最快的,我估計我前腳找人幫你們出函,後腳申海那邊就知道了。”

周新說:“知道了,我只要個函,有了函之後我的證據鏈才算完整。”

事情和曹永羅預計的一樣,第二天信息產業部的函從燕京寄出來,新芯科技還沒有收到,申海方面就找上門來:“胡總,漢芯相關人員一定會處理,但是我們希望這件事的處理可以盡量低調。

不要搞的公開化,畢竟前腳我們才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技術進行了認證,後腳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影響不好。”

胡正明說:“抱歉,這件事不是我能決定的,周新說要親自處理這件事,所有證據都在他那,雖然他是我的學生,但是我沒有辦法左右他的決定。”

“您能勸勸他嗎?這件事如果公開的話會對申海的聲譽造成極大程度的影響。”

胡正明表示沒有辦法:“我勸過,勸不動,這不是我能夠阻止的。我只能說盡量幫申海這邊勸他別把事情鬧大。”

胡正明和申海方面拉扯的時候,周新已經在鵬城召開新聞發布會了,由曹永羅擔任他的全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