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發酵(第2/2頁)

這種公共資源的浪費可比明星占個熱搜榜大得多,更會造成大事小事都要到了一定級別,民眾才會相信。

信任的建立需要漫長的時間。

結果信息產業部也沒想到交大把事情辦的如此糟糕。

“荒謬!太荒謬了!交大那邊怎麽回事,這麽簡單的小事都辦不好。

怎麽能有這麽多漏洞被別人抓住了,而且連辯駁都沒有理由。”

“我跟交大那邊溝通過了,名單是微電子學院那邊報過來的,他們也是按照微電子學院那邊的報告結果來發的。”

“他們想保護學生沒問題,但是也不能把事情辦的有這麽多漏洞吧,本來在公告裏也只是對這些學生警告,為什麽不能把真實的情況寫上去?

又或者說漢芯的核心研發團隊確實都是碩士,研發團隊裏的博士們在做另外的項目?”

“具體情況我不清楚,但是我們現在需要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我們之前打過招呼的那些媒體們表示他們壓不住了,因為粵省那邊的民營媒體都開始跟蹤報道這件事了,他們不跟上的話會失去信譽的。”

“先問問交大那邊怎麽辦,這件事和我們並沒有太大的關系,得罪交大就得罪了吧,他們也幹涉不到我們。

確實太荒謬了,陳進找裝修公司幫他裝修芯片,交大之前知道嗎?

不管知不知道,這件事都太荒謬了。”

信息產業部的官僚們是這樣的想法,了解到事情前因後果的民眾們更加感覺荒謬。

之前的學術造假,集中在技術領域,像申小龍的造假,民眾壓根不關心《語言的文化闡述》抄襲了康德拉紹夫的《語言學說史》,這裏面的名詞民眾們並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但是漢芯的造假太容易理解了,找裝修公司把芯片logo進行替換,這件事太好理解了,沒有什麽難以理解的專業名詞。

網易、新浪、搜狐、天涯等等,各大網絡論壇都充斥著關於此事的討論。

韓韓在申海地方的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漢芯事件之我見》,新浪博客要等到2005年才會問世,此時剛剛發表處女作不久的韓韓屬於小有名氣,但是又不是很有。

“學術界如同一片湖泊,其中遍布著渾濁的泥沙,假君子們如同垃圾漂浮其中,真正的學術瑰寶卻淹沒在汙泥中難以尋覓……”

網友們的討論則是要直接得多。

“看來我還是太過於高估陳進了,本來以為他個海歸博士,怎麽著也是個耍陰謀詭計的好手,結果漢芯造假辦的這麽糙,方舟隨便在網上一找就這麽多證據。”

“其實最大黑手是交大,陳進不過是被交大推出來的傀儡,看著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速,自認為在集成電路領域有著技術優勢和底蘊的交大沒有和新芯科技合作的機會,於是想搞個大名堂出來。

沒有陳進也會有馬進牛進冒出來的。”

“還是周新夠剛啊,換做是其他人發現了,我估計最後也沒什麽事,甚至連陳進都有可能沒事。”

“別甚至了,要不是周新發現,陳進百分之百沒事,之前被方舟扒出來學術造假的申小龍現在還在復旦任教呢。”

“還是周新足夠有底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壓根不擔心會受到影響。”

“這是因為是申海需要新芯科技,而不是新芯科技需要申海。誠然申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比如土地、水電、人力資源上的優勢,但是這樣的優勢獅城同樣可以提供,我身邊有不少從事集成電路研發的朋友去了獅城。

他們反映獅城那邊也想發展集成電路。”

“周新明顯是嫉惡如仇的性格啊,我記得好像是兩年前,那時候他大學同學幫他寫傳記侵犯了他的名譽權,不是被起訴到賠了個傾家蕩產麽?”

華國圍繞漢芯一事持續發酵之際,周新從私人渠道接到了獅城方面的邀請。

之前新芯科技就在獅城方面有成立研發中心,包括新芯的芯片代工業務有來自淡馬錫主權基金的投資。

想把新芯科技挖走的絕對不止華國的鵬城、杭城、姑蘇這些地方,還包括獅城方面也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