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峰回路轉(第3/3頁)

之前的利益捆綁都讓蘋果推出了ipodzero這樣極富想象力的產品,幫助蘋果重新打開了高端的音樂播放器市場。

如果周新成為蘋果的控股股東,那肯定有更多的好處。

聲譽有時候有大用,周新的口碑讓他在互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的投資和並購無往而不利。

不僅在矽谷如此,在華國也一樣,之前和華虹合作要胡正明和申海方面的領導聊才能最終定下來。

現在申海乃至整個華國的晶圓廠巴不得賣一部分股權給新芯科技,把控制權讓給新芯科技,躺在賬面上分紅不香嗎?

唯一讓這幫地方國資平台們感到不滿的點是,新芯給一線工程師開的薪酬待遇太高了,完全可以把待遇降下來,降下來之後凈利潤不又多了嗎?

真正幹活的人在利益分配的中下遊,這在華國幾乎是潛在的共識了。

回到矽谷,喬布斯面無表情道:“Newman,如果你收購蘋果,你一定能成為蘋果新的靈感源泉,為蘋果帶來源源不斷的靈感。

我很樂於看到那一天的到來。”

你拒絕不了的時候,只有享受,往好的方面去想。以現在喬布斯的聲望,蘋果的董事會是拒絕不了Newman的,更別說Newman本身就是蘋果董事會中最具權勢的一員。

周新說:“現在你給了我一個新思路,Matrix未必要借助微軟的線下渠道,蘋果同樣是不錯的線下渠道。

蘋果和Matrix合並之後,Mphone繼續專注高端,對智能手機的前沿科技進行探索,突破現實枷鎖,蘋果能去做中端的智能手機,去做價格更低,更能讓消費者接受的產品。

我在華國還有一家小米公司,也做智能手機,他可以專攻中低端。

這樣的話,Matrix、蘋果和小米把手機市場的從低到高的價位都占據了。”

其實周新之前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他一直沒有想到蘋果收購Matrix這一茬。

雖然股權關系上他都是最大股東,在完成合並後依然有新的蘋果公司超過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但是蘋果收購Matrix和Matrix收購蘋果背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Matrix是一家成立於矽谷,絕大部分員工是矽谷的工程師,但它依然是一家華國企業,因為周新是華國人。

Matrix收購蘋果過於敏感,幾乎不可能獲得監管部門的許可。

蘋果收購Matrix則不同,這屬於阿美利肯企業收購華國企業,雖然背後的股權結構不會變。

朝三暮四並不只存在於動物身上,對於人類這也是有效果的一招。

周新和喬布斯的溝通給了他一個新的思路,如果是蘋果收購Matrix,那麽他有把握能讓高盛去跑通華盛頓的路子,讓這筆交易最終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