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專利公開(第2/3頁)

微軟收購了plam這家掌上電腦公司,然後又和黑莓達成了意向,打算收購黑莓,有Mphone在前,黑莓遠沒有後世那麽著名和暢銷。

當然對微軟來說,像黑莓這個體量的企業正好,有一定的死忠用戶,然後又沒有什麽歷史包袱,債務也在一個完全可控的範圍內,對微軟的財務狀況不會造成任何負擔。

鮑爾默還想收購軟件公司,電子支付領域就是微軟瞄準的目標。

微軟內部研究過Mphone的生態,了解過MOS的自帶軟件,即時通訊軟件有MSN,社區微軟同樣有對標軟件。

唯獨在電子支付領域,微軟是一片空白,因此鮑爾默讓戰略收購部門去做市場調查。

鮑爾默打斷道:“超過百分之十?X.com的市場份額有這麽高嗎?為什麽我身邊沒有看到過誰在用X.com,所有人都在用NewPay。

還是說X.com專注於的是下沉市場?”

高管喃喃道:“這裏的統計口徑是用戶數,X.com借助一系列的激勵計劃完成了原始用戶的積累,如果把口徑換成支付金額或者支付筆數的話,X.com的市場占有率都在百分之五左右。”

鮑爾默抱怨道:“聯邦法院在幹什麽?這麽明顯的壟斷行為都沒有看到嗎?

微軟市場份額占有率在百分之八十的時候,已經被哥倫比亞起訴兩輪了。”

高管見氣壓不對,低聲說道:“聯邦法院同樣起訴過NewPay,但是NewPay以電子支付只是傳統支付的補充部分,取得了評審團的一致認可。

如果算上傳統支付的話,那NewPay的市場份額還不足百分之二十。”

鮑爾默大驚:“算上傳統支付,NewPay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百分之十嗎?”

電子支付是新鮮事物,短短三年多時間,電子支付能在傳統支付裏咬下超過百分之十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數字。

高管點頭:“因為NewPay不僅僅在個人端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在一些細分的商業領域,NewPay同樣占據了優勢。

比如說外貿,因為NewPay同時在華國和阿美利肯都有電子支付許可,他們在中間做信用擔保業務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這一塊就是不小的規模。

還有像我們和楓葉國、我們和霓虹、我們和歐洲的外貿中,NewPay都占有一席之地,正是這些外貿交易,讓NewPay每年的交易金額都到了非常誇張的地步。

目前業內形容NewPay是阿美利肯的第五大銀行。”

鮑爾默聽完後反而沒有因此而沮喪,因為他意識到電子支付領域的潛力遠比他想象的更大。

能做到NewPay這個體量,這是多大的潛力,能為微軟帶來多大的增長,想想都美。

“X.com有涉足外貿行業嗎?”鮑爾默問。

高管回答道:“也有做外貿,但是因為占比太少,沒有被專業機構納入統計口徑。因為X.com不是上市公司,我們也看不到公開的數據。

只知道他們有業務,具體的量和輻射範圍都不太清楚,後續我們和X.com在進行商業談判的時候可以問他們要數據,包括正式收購前的外部審計,同樣可以對這一塊進行重點排查。”

鮑爾默點頭:“想收購NewPay不可能,我們只能考慮排名第二的公司。

X.com也不錯,他們既然能做到第二的位置,說明他們還是有實力的。

我們準備和他們談判吧。”

“老板,唯一有點問題的在於,X.com在線下支付上有著巨大的弊端,他們的線下支付技術不是基於二維碼,而是一套很復雜的技術,二維碼支付的專利一直在NewPay手裏沒有對外開放。

X.com的技術導致他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推廣緩慢,用某位科技評論員的話來說:NewPay一天不開放技術,X.com就一天在線下支付領域毫無希望。

所以收購X.com可能和我們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不是那麽符合。”

鮑爾默問:“有沒有可能逼NewPay開放專利?”

高管回答:“X.com、亞馬遜、Ebay一直都在做嘗試,但是目前為止他們都沒有成功。

但是根據我們在華盛頓的消息稱,財政機構的口風有所松動,有銀行嘗試著進入電子支付領域後,他們同樣發現沒有二維碼寸步難行。

如果沒有二維碼,那銀行的手機端應用只能作為一個記錄類型的應用,無法進行線下支付,這會格外雞肋。

因此根據我們的判斷,即便NewPay背後有一眾金融機構,但是他們依然早晚扛不住這個壓力,會把二維碼技術公開給其他公司使用,至少是以專利授權的方式。

所以我認為收購X.com問題不大,我們還能借機把X.com的價格壓低。”

鮑爾默點頭:“和他們聊吧。”

正如微軟內部的對話所說,NewPay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華盛頓方面反復通過監管口徑和NewPay的高管談話,打探他們對於開放專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