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優勢(第2/3頁)

希望成為這個項目的IPO保薦方,一手包攬這個項目,因為我在申海念的書,所以被選中跟著過來了。

昨天我們領導和你們公司的關總還見了一面。”

陳波問:“關總?關建英啊?”

張鵬說:“應該是吧,新芯的高管團隊裏不只有他一個姓關的。”

陳波說:“那就是了,關總算是新芯裏跟周老板最早的高管,比胡教授來的還要早。

他現在分管芯片設計,是我直屬的boss,我就在新員工培訓還有每年年會上見過他,沒有直接打過交道。

不過聽部門老同事介紹,說關總人不錯,雖然管理嚴格,但是很為員工長遠發展著想,口碑不錯。”

張鵬倒不太關心這個,因為他又不是關建英的員工,這和他沒半毛錢關系,這裏面值得他關注的信息就是關建英是周新的心腹,新芯的元老。

“後來胡教授來了之後,他就給胡教授讓位了?”張鵬問,胡教授是指胡正明,胡正明去交大也開過講座。

張鵬去聽過,陳波沒去。

“是啊,和關總比起來,那肯定還是胡教授更牛一點,不管是資歷還是周老板最早的伯樂,還是說學術造詣,胡教授都要好一些。”陳波說,“不過胡教授和我的職級離的太遠了,沒有具體接觸過。

同樣只是聽說,說他沒有那麽‘熱血’,希望員工能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像一些中層管理者,巴不得下面的人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除了睡覺吃飯都在為公司幹活。

前面說關總為員工長遠發展著想,也有這個意思,關總很push,生怕員工水平不行,當然你水平夠做出來的東西能達標,他也不會要求強制下班。

關總是結果導向,胡總是過程導向,你好好上班好好幹了,沒結果也行。”

陳波停頓片刻後說:“我個人覺得這也和他們兩人的背景有關。

關總之前先是在大公司上班,然後和朋友合夥創業,會更看重員工的能力,因為創業是高風險高收益的事情,創業公司一般不校招只社招,他們要看結果,員工貢獻對得起報酬的效益。

所以關總很看重結果,內部會議的時候直接明說,大家在能力不夠的時候要多學習,公司工作之外回家也要保持一個高強度的學習狀態。

胡教授因為一直在高校帶博士,博士畢業五年起步,沒啥效益上的壓力,而且他還是偏理論那一掛的。

會更強調要保持心態,持之以恒的做出一些成果出來。”

張鵬聽完後頻頻點頭,這些都是有價值的信息,外界只能看到新芯的成果,大佬們的履歷,但是大佬們的性格特點是很難看到的。

只能從采訪和公開講話中管中窺豹,考慮到這些公開場合的講話存在表演成分,因此真實性寥寥。

以雷君為例,在公開場合發言也好講話也好都非常接地氣,能和廣大消費者打成一片,他在早期小米創業過程中對員工是非常嚴格甚至是嚴厲的。

陳波的消息會更加接近真實的人物特質,但是張鵬並不打算一五一十的把這些信息提煉出來記錄到中金的客戶管理系統裏去,這是我的信息資產,為什麽要分享給公司?

這些有價值的信息要發揮出它的價值,張鵬熟諳此道,有價值的信息不能通過公開渠道分享給上級,這壓根體現不了你的功勞。

張鵬說:“是啊,就像交大教授,名校一路讀上來的相對沒有那麽push,如果是二本爬上來的,會嚴格一些。

然後和教授的教授帶學生風格也會有一定關系。

人的經歷決定人的行為,這再正常不過了。

剛剛不是提到我們領導去和關總見了一面嗎?然後關總喊我們領導給新芯光刻機業務估值,我們領導估的是30億美元,比關總的心理價位低太多。

我們領導當時估計也很尷尬,然後回來就讓我們寫報告。

我就想著可以順便咨詢一下你,正好你在新芯工作,之前學也是學這方面。”

聽到30億美元估值的時候,陳波都傻了,這麽低的估值糊弄誰呢。

“30億美元的估值確實太低了,這個估值換成一年前還有可能。

現在新芯光刻機在技術上絕對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同時這個行業先發優勢會特別明顯。

剛剛我不是和你說過我們比ASML領先一年時間,比尼康領先兩年時間嗎?

實際上技術是領先一年時間,ASML的浸潤式光刻機從研發出來到生產驗證,同樣需要時間,我們是已經完成了生產驗證。

在生產驗證通過後,新芯的浸潤式光刻機會進入到生產環節,然後良品率慢慢提升,整個系統進行優化升級。

比如說ASML的浸潤式光刻機出來後,良品率是90%左右,然後緩慢爬坡到95%,那個時候新芯的浸潤式光刻機良品率已經是99%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