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系統列表!王氏大盤點(第3/4頁)

放在前馬皇甫氏手中,就是種種靈豆,一來是榨出靈油賣出高價,榨油剩下的靈豆渣,則是用來供給天人皇甫氏豢養靈角牦牛的輔食。

如此操作,雖說每年的收益不低也很固定,但是撐死了就能有個三萬左右乾金的毛收益。可落在王守哲手中,用來種植白玉靈米五號糧種的話,毛收益那就得翻個數倍,極有可能接近十萬乾金!

而且多出來的那些乾金,幾乎都是純利。

因此,光是那兩百五十畝靈田,在王守哲手中就能產生天文數字的利益了,更別提其它了。

若是叫皇甫氏提前知曉,恐怕即便是豁出性命,也不會讓王氏得逞的。

當然,前馬鎮那一塊才剛剛拿到手。暫且還只有大量投入,無法產生收益。

平安王氏除了靈田外,普通良田的產出也非常高。如今王氏族產之中,普通良田數量達到了足足六萬畝,其中有約兩萬畝核心農田,是用來種植是王氏十九號稻種,王氏二十三號麥種。

這兩種普通糧食作物的產量極高,種植者哪怕用很高價格購買此糧種,也能讓自家的良田畝收益超過往年五成,注意是畝收益提高——那是刨開了所有成本後的收益。

而大部分世家都是以務農為主,若有十萬畝良田都購買王氏糧種,收益不比十五萬畝差,還更加省事。

也是由此,在錢氏的秘密渠道下,這兩種糧種都賣瘋了。價格一擡再擡,因此光是著兩萬畝核心農田,便有六萬多乾金盈利。

此外四萬畝種植的,是普通的王氏七號麥種,王氏九號稻種。整體收益也超過了四萬乾金。

統計一下,王氏的普通良田收益也超過了十萬乾金!加上靈田收益的話,種田一塊總計超過了二十萬乾金。這數字已經超過水泥,玻璃等相加的數字了。

這便是王守哲的血脈天賦的可怕之處了,不純粹是在戰鬥上,而是在種田上極其強大。

至於其它捕魚,賣魚,加秋冬獵,這些就是小頭了,加起來也不過是五六萬收益。

加上一些零零散散的收益,王氏在各項家族產業中的總收益達到了四十五萬多乾金,稱得上是歷年最高紀錄。

此等可怕的乾金收益,哪怕是那些老牌的七品世家都不如。若是他們真有此等收益,早就開始沖擊六品家族了。

王氏如今的財富收入,已經幾乎能和比較窮的六品家族相提並論了。

當然僅目前而言的收益,還是遠遠比不上那些老牌的六品家族。

只不過那些老牌六品世家的開銷極其可怕,光是養三個或以上的天人境,每年的開銷都是海量。更別提,還得豢養動輒數量達到數十個的靈台境了。

不過那些窮的六品家族,僅能維持如此收益規模的話,必然會逐漸衰退。

……

至於那些戰利品等收獲,則是不計其中,雖然那數量也非常龐大。

但畢竟身為一個世家,不可能年年和人爭鬥,那看似龐大的收益一旦平均分配到漫長的和平年間,也僅是小頭而已。

而且戰利品等收獲,有時候就直接化成戰鬥力了。除了王守哲賣掉的“離火戰戟”,也只是為了彌補一下虧損而已。

世家更為講究的是一個可持續性,可長期獲取收益的族產。如此靠著時間積累,便能讓一個家族愈發強盛起來,底蘊愈發地渾厚。

……

然而王守哲拿到的賬本,去年整體是有了一個嚴重的赤字。主要虧損來自於“洗髓丹”“儲物戒兩枚”“紫府劍氣玉符”“紫府學宮一行開支”“前馬皇甫氏族產”“戰利品價格補貼”等采購,這些加起來花了王氏約一百四十萬乾金,扣掉離火戰戟那二十八萬,還有一百一十多萬的支出虧損!

此外,“抗水災”“收攏難民”,“梯田開發”,“安置房開發”,“其它開發項目研發”等等,總體支出也超過了二十萬乾金。

“家族開銷”這一塊,主要是購買修煉物資,培養族人的高額度奉養,以及王守業煉丹師的虧損等等,也是超過了二十萬。

其中,光是王守哲夫婦兩個的修煉物資,撇開洗髓丹儲物戒不算,一年也要消耗四五萬乾金。

沒辦法,他們未來的目標是紫府之路,在前期發育上是宜快不宜慢。

從賬目上顯示,如今王氏的乾金赤字達到了八十余萬。這些赤字都是通過錢氏籌借而至,每年還得付出一點利息。

而新的一年開支,斷然也不會小!

面對如此赤字,總管財務的公孫蕙是何等之壓力,也難怪王珞淼連安置房都準備賺一筆了。

好在乾金赤字雖然大,但是族產卻有了擴展。那些開發的梯田,購買的前馬皇甫氏族產,都會一一產生收益。疏浚的河道,鞏固的堤防,對平安鎮的長久營收也是有巨大的穩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