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鎮壓二品!計定帝子(第4/5頁)

走私通敵的,居然不是長寧王氏,而是趙氏的大天驕趙志坤!就連當朝首輔趙閣老都因此引咎辭職。

一時間,眾人嘩然,朝野震蕩。

街頭巷尾,茶余飯後,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這件事。

一開始,大家的注意力還都集中在趙志坤居然走私通敵這件事上,暗中唾罵趙志坤作為神通種,享受著眾星捧月的待遇,私底下卻不幹人事,簡直就是世家中的蛀蟲敗類,就應該狠狠制裁!

不過很快,風向就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有人提出,趙志坤身為趙氏精心培養的大天驕,又極有可能在將來繼承趙宏伯的首輔之位,未來前途一片光明,完全沒有理由鋌而走險去走私啊?

他圖什麽?他要那麽多錢有什麽用?

這的確是一個疑點。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雖然說當輿論形成風暴之後,大家的注意力很容易就會被帶偏,也容易出現群體失智的情況,但人群中,從來也不乏聰明人。

“難道說,趙志坤其實根本就不是主謀,這件事背後還有其他人?”

當第一個質疑的聲音出現,很快,不少人便也紛紛醒悟過來。

對啊~誰不知道趙志坤乃是康郡王的鐵杆支持者?既然他自己其實不怎麽缺錢,那走私斂財是為了誰,還不夠明顯的麽?

也只有康郡王,為了帝子之爭,為了拉攏人心,才需要海量的資金輔助。

換了平時,即便有人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樣的言論也根本不可能傳播開來。畢竟,帝子之爭,爭的就是人心,爭的就是聲望,康郡王能不清楚控制輿論的重要性?

“破曉”組織,可不是吃幹飯的。

事實上,早在察覺到風向不對的同時,“破曉”就已經暗中行動了起來,試圖引導輿論風向,避免大家將注意力投注到康郡王身上。

然而,破曉這一次面對的,卻是“天闕”和“落仙殿”的聯手。

縱然破曉已經竭盡全力,卻也沒能挽回局勢,輿論的風向依舊一點點地倒向了預定的方向。

越來越多的中小世家和普通人意識到,這件事,怕是跟康郡王脫不開關系。趙志坤,搞不好就是倒黴被推出來背鍋的。

那些三、四品的世家,則是早就已經將事情的真相猜了個七七八八,甚至可能猜到了這件事情背後或許有一股,或者幾股勢力在主導輿論風向。

他們只是不說而已。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又牽涉不到他們自己身上,看個熱鬧也就得了。

當然,指不定他們自己也在裏面推波助瀾了一把。

畢竟,以康郡王的行事作風,之前為爭帝子之位到處拉攏人心,有哪個世家看他不順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嘖嘖嘖~這個趙志坤真是太可憐了~”茶館裏,閑坐喝茶時,有那中小世家的世家子忍不住感慨,“原以為他追隨了那一位那麽多年,又是大天驕的資質,想必應該很受重視,想不到那一位居然說放棄就放棄了。”

“這個康郡王,可真是涼薄。”

“我是真的沒想到啊,康郡王居然這樣的人。本來還以為他人不錯的呢,畢竟這些年又是捐錢賑災,又是征戰域外,在朝野上下風評還不錯的。看來還是我見識少,看走了眼。”也有些人覺得自己眼瞎看錯了人,心情是相當復雜,“倒是這個趙志坤,雖然有點沒底線,但還是挺忠心的,居然愣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罪責。”

“是啊是啊~而且他的膽子也是真的大。炮灰營那是什麽地方?我光是想想就已經覺得膽寒了,他卻是一口就應了下來,聽說連臉色都沒變上一下。真的硬氣!”

“聽說他現在還被囚禁著呢,一直挺著沒把康郡王交代出來,說一句‘鐵膽忠心’都不為過了。”

類似的言論在私底下悄悄流傳,一時間,“鐵膽忠心趙志坤”的諢號竟是詭異地在上京城中流傳開了。

只不知這些人說這些話的時候,話語中的含義到底是諷刺多一點,還是誇獎多一點了。

這些傳言,被有心人以最快的方式,傳遞到了域外戰場康郡王的耳朵裏。

康郡王聞言,差點一口老血噴出。

是誰,是誰在背後散布“謠言”?

此時此刻,他哪裏還能再在域外戰場待得住,不得以間,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歸龍城,親自平息謠言。

……

同一時間段。

大乾王氏四季園中。

安郡王正與王守哲對坐。

安郡王用了很大的力氣,才克制住自己不去看相競侍奉在王守哲身旁的兩位女子……其中一位,還是“他的”情報組織“天闕”的首領之一,天灩仙子。

“守哲這一仗幹得漂亮,果然如你所料,康郡王已經不可能再坐得住,必會以最快的速度回歸龍城。”安郡王喝著靈茶,感慨不已道,“如今趙氏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自身難保,只能縮著尾巴做人。若是康郡王再一倒,這一次帝子之爭當無懸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