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頁)

“瑾瑜……”

空曠的房間內,只有一聲輕之又輕的呢喃。

天亮了,刑部尚書攜侍郎前來迎蓮妃與三皇子回宮。

曲氏本是十分緊張,夜裏都沒有怎麽合眼,還是徐母發現了後,端了一碗熱湯和她絮絮的說了幾句,曲氏這才沒有在次日頂著眼下烏青見人。

臨別之時,曲氏萬分不舍,幾次淚流,終於被嬤嬤勸上了輦輿。

徐母等人目送著曲氏離開,這一去,怕是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

曲氏母子回宮的一路,端的是侍衛把守,輦輿而行,端的是氣勢非凡,浩浩蕩蕩。

一時之間,京城百姓都知道聖上有一位遺落民間的皇子今日要迎回宮中,惹的百姓津津樂道。

師信端坐在輦輿之上,可是心裏卻有些失落的,自己今日離別,還未曾見瑾瑜最後一面。

“信兄!”

一聲呼喚,讓師信回神,他忙追隨著那聲音而去,這才發現徐瑾瑜正在“老地方”的二樓,遙遙拱手相送。

師信也想要回以一禮,可卻知道自己此刻被所有人注視著,只得僵硬的坐在原地。

可若是有人一直注意的話,就會發現,師信此刻的嘴角微微翹起,很是愉悅。

徐瑾瑜目送著師信離開後,這才回到了廂房。

無論什麽時候,徐瑾瑜最討厭的還是離別,即使已經漸漸習慣“終有一別”這個詞,可他依舊不願給這段友情短暫的畫上句號。

不說再會,就不算離別。

終有一日,他們會再相遇。

許是因為成帝給徐瑾瑜出題,結果被人考到了自己的頭上,所以之後的成帝是再沒有讓徐瑾瑜去做什麽了。

徐瑾瑜也難得度過了一段十分輕松的讀書時光,沒事兒就是在西宿書院裏看看楚淩絕激勵激勵努力讀書,每日的訓走也從不落下,一日三餐更是從不逾時。

總之,是將自己照顧的很好了。

而楚淩絕除了覺得徐瑾瑜每次讀書都把自己擺在面前十分奇怪之外,倒是樂得和徐瑾瑜在一處。

如果,徐瑾瑜沒有那麽手不釋卷就好了。

楚淩絕為此十分苦惱,但也很快就被徐瑾瑜帶來的糕點所折服。

只是等徐瑾瑜說那些都是徐母所做的時候,楚淩絕雖然還是該吃吃,只是吃的時候會放慢速度。

徐瑾瑜不知道楚淩絕在想什麽,他也無意去探究。

從當初臨安侯府的管家來徐家的那一刻,沒有露面的楚淩絕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徐母她們縱使傷懷,可也無意追究,以前是因為她們無能為力,而現在……是因為她們已經放下了。

她們失去了一個孩子,可卻有另一個孩子,一直堅定的選擇她們,血脈在這一刻,已經不再重要了。

就這樣,徐瑾瑜和楚淩絕二人之間各取所需,達成了一種詭異的平和。

日子,就這樣過去了大半月。

這日,徐瑾瑜剛從藏書閣出來,忽然就聽到一句:

“可,可算找,找到你了!”

徐瑾瑜回身看去,就看到楚淩絕扶著假山上氣不接下氣的喘著,明明還是冬日,可是他卻滿頭大汗。

徐瑾瑜上前一步,從懷裏取出一塊帕子,遞給楚淩絕,楚淩絕給了一個“算你聰明”的眼神後,擦了兩把汗道:

“我跑了舍館、膳堂、校場好幾個地方終於找到你了,真是累煞我也!”

“是發生什麽事兒了?”

徐瑾瑜還沒有見過楚淩絕這麽急的模樣,楚淩絕頓時點頭如搗蒜:

“你之前說你是你們東辰帶隊的,那你們東辰的人出事兒你管不管?”

“自然要管,是誰出事兒了?”

楚淩絕聽了這話,冷哼一聲,卻不是沖著徐瑾瑜的:

“這不是原來我們西宿的害群之馬發現你們這回過來連一丁點兒苦都沒有吃,所以給你們的人設了局。

榮伯家的庶出三郎馬容勝,他娘的娘家是經營賭坊的,這家夥一手好賭術,就是在書院都不遮不掩。

但你也知道,監院是個什麽性子,只要不鬧大就不理會,可是這回他們玩的太大了!”

徐瑾瑜聽到這裏,頓時眉心一凝:

“邊走邊說吧,據我所知,我東辰學子別的我不敢說,但卻不是那等會被人一激就上頭的莽夫。”

這裏就不得不說,翠微居士他老人家的先見之明了,養氣功夫,君子之道,這些早就已經隨著時間浸潤在他們的骨子裏。

所以徐瑾瑜可以很自信的表示,他們東辰的學子不會輕易上鉤。

可聽了徐瑾瑜這話,楚淩絕卻幽幽道:

“是,你說的不錯,所以他們換了一個法子。激將法太過下作,哪裏有攻心計來得陰險毒辣呢?

你是知道的吧,東辰西宿的束脩都價值不菲,但仍有些學子家裏砸鍋賣鐵都會來上。”

“我聽說,他們暗地裏調查你們東辰的所有人,嗯,他們本來想對你下手來著,不過沒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