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4/4頁)

不過,方才大部分學子都或多或少的贊同宋風的話,也確實讓他們心裏不舒服極了。

隨後,徐瑾瑜這才和身邊的東辰學子低語幾句,將他方才記下的未曾被宋風帶偏的舉子體態特征告知東辰學子,請他們私下幫助一二。

沒道理一面陰陽他們成績來路不正,一面還要巴巴的把五三捧給他們!

徐瑾瑜這話一出,眾舉子紛紛拱手一禮,恢復了原本謙謙君子的模樣:

“吾等多謝解元賜教!”

徐瑾瑜起身還了一禮,自此這場鬧劇落下帷幕,不多時,楊掌院與其他參與本次科舉的大人們魚貫而入。

所有大人都穿著莊嚴肅穆的朝服,惹得不少舉子眼露向往,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穿上朝服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待楊掌院落座,所有舉子起身長拜,與在場的大人們行謝恩之禮,隨後方才入宴。

等眾人齊聲歌一曲“鹿鳴”畢,楊掌院隨後直接將目光落在了徐瑾瑜身上:

“你便是今科解元郎,徐瑾瑜是也?”

“正是學生,敬謝大人提攜之恩。”

楊掌院只擺擺手:

“不必拘禮,你且坐下。本次鄉試,吾獨點你為解元,倒是有幾句話想要問你。”

徐瑾瑜正襟危坐,可卻沒有少年人的慌張,那副淡定從容的模樣讓楊掌院不由高看一眼:

“大人若有所問,學生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楊掌院微微頷首,先是問了幾個淺顯的問題,比如某題的答題思路,比如其對策論的見解,等到最後,楊掌院這才冷不丁道:

“徐瑾瑜,你說你通過軍報推演出朝廷未曾穩固邊疆並非邊境守衛軍之故,不妨今日與本官細說一二。”

楊掌院這突然一問,若是尋常人定是早就驚慌,但徐瑾瑜只略略思考一下,便直接道:

“回大人,自景慶二十五年至今,我大盛軍隊與越國軍隊共有戰役三十七場,其中有六萬三千六百二十一名將士陣亡,平均每場戰役便有一千七百余名戰死沙場。

以我大盛與越國頻繁交戰的模式,學生推測,越國乃是以騷擾戰術襲擊我大盛軍隊,這些陣亡將士是在用鮮血捍衛我大盛領土,他們死戰不休,學生不敢揣測他們一腔為國燃燒之熱血!”

徐瑾瑜說完,遂起身拱手一禮,楊掌院聽後只覺得一陣恍惚,好小子,考卷只推測問題出在錢糧之上,現在連對方的戰術都推測出來了。

這話上一次他還是從戍守邊疆多年的平陽侯口中聽到。

楊掌院沉默許久,隨後舉杯:

“徐學子說的對,今日首杯,一敬我大盛,必克萬難;二敬聖上聖明,乃大盛福祉;三敬我大盛邊境將士,苦戰功高,吾等楷模!”

“敬!”

隨著楊掌院一番話畢,眾人紛紛飲下杯中水酒,隨後楊掌院直接指了指自己面前的一盤石榴:

“來人,將此物送給徐學子。”

一時間,眾人看著徐瑾瑜的眼神,酸的不成樣子。

那石榴又大又紅,一顆足足有成年男子一個拳頭那麽大,而放在主考大人面前那寓意可就非比尋常了。

蓋因石榴有榴實登科之意,以往只有主考大人特別欣賞一個舉子才會送出去,可徐瑾瑜卻三言兩語就讓主考大人送上,實在是……人比人,氣死人呐!

而之後,楊掌院又考校了一下其余舉子,宋風縮在角落,楊掌院便直接跳過了他。

雖然那盤榴實登科已經沒了,可是能得到主考大人的提點,諸位舉子還是激動不已。

徐瑾瑜在一旁認真的聽著,也覺得受益匪淺。

在古代先賢留下的智慧結晶之上,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以往只聽東辰先生所言的徐瑾瑜,聽過了楊掌院的解釋,方覺得自己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仔細鉆研的。

這場鹿鳴宴到最後,氣氛依舊熱鬧,是可謂賓主盡歡。

等到散去之時,眾人還有些依依不舍,徐瑾瑜亦沖著楊掌院恭敬的拱了拱手,隨後,他看著面前的石榴,取了一顆收入袖中。

等到徐瑾瑜走出府衙,遠遠便看到了那老者正蹲在樹下數螞蟻:

“老人家,鹿鳴宴的吉物我給您帶出來了,您還記不記得自己家在哪兒,或者您兒子叫什麽?”

老者捧著大石榴,歡喜不已,看著徐瑾瑜的身後,笑著道:

“我兒子來了!”

徐瑾瑜回過身,不由驚訝到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