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4頁)

“正深兄,玉郡城外可是有著大片的良田,確實棄之不用,實在可惜了。”

“可,越軍若是去而復返……”

“他們回不來了。”

徐瑾瑜口吻風輕雲淡:

“越軍此番被俘約五千余人,剩余兩萬兵將皆亡於黴糧之下,而其屍骸……”

徐瑾瑜笑了一下,可是笑容中卻透著冷:

“現在應該被武安侯派遣之人,在越國的邊疆上焚燒。”

武安侯美其名曰,讓其魂歸故土,可是這震懾之意不言而喻!

三萬兵將折損大半,越軍一時半刻也緩不過氣!

這段時間,武安侯將他們昔日的挑釁侮辱,如數奉還,其更是連個屁都不敢放!

劉清遠聽罷後,直接激動的站起身,一拳砸在掌心:

“對!就該這樣!讓他們也嘗嘗這種羞辱的滋味!當初那些越軍過境之時,對城外的百姓燒殺搶掠,整整一個村莊的百姓都被其屠戮一空!

他們讓兒食母肉,母飲孩血,簡直殘暴不堪!此舉當真痛快!不行!這事兒我要告知所有百姓,讓他們都好好看看,犯我大盛之輩的下場!”

劉清遠說起正事,便沒有了此前的畏手畏腳,而劉清遠這話一出,徐瑾瑜只微微一笑:

“是該去看看的,正深兄可以將想要去看的百姓名錄收集好,我會請侯爺派兵引領百姓們去看看。”

這些百姓,這些年苦受戰火之苦,顛沛流離,他們確實應該看看他們在心裏所仇恨,所憎惡之人的下場!

也該知道,他們的國,不會讓他們再受一星半點兒的屈辱!

邊疆十載動亂,也到了讓百姓們出一口惡氣的時候了!

劉清遠聽了徐瑾瑜的話後,直接眼睛一亮:

“當真!那我即刻便去!”

劉清遠方才只是試探的建議,畢竟他在邊疆多年,骨子裏已經浸淫了些彪悍習性。

可是瑾瑜這通身的京中勛貴子弟才有的驕矜之氣,怎麽也不像是能贊同這麽血腥提議的人。

此法雖好,可一般的文臣輕易不能接受。

但,瑾瑜不但同意了,還為此連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考慮到了!

徐瑾瑜見狀,微微頷首,笑著道:

“不光如此,城外還有驚喜留給百姓們,此番還要正深兄費心一二。”

“不費心!不費心!”

劉清遠只剩下傻笑,只要讓百姓們知道,大盛可以庇護他們,還怕他們不事農桑嗎?

劉清遠就知道自己今日請這位師弟是請對了,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徐瑾瑜口中的驚喜竟是這般震撼!

新年剛過,喜氣還未消散,玉郡太守便組織了一場在整個寧州都可以激起動蕩的盛事——觀越寇俯首之行!

寧州十載動蕩,都離不開越國的入侵,縱使有時候上奏朝廷,只是一句騷擾蓋過。

可此事落在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村莊的頭上,便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寧州七郡之中,多的是曾經在城外有族人、親人的人,他們為親人枉死而痛徹心扉,而今日他們也該看看那些入侵者的下場了!

是以這場觀刑路,原本本該只有玉郡百姓,可因為其他六郡的強烈要求。

劉清遠與武安侯合計之後,則定下一日一郡,一日三次,輪番而往的行程計劃。

焚屍,本來沒有什麽好看的。

可是等踏上越國邊境,看著越寇的屍身被熊熊烈火燒的只剩下灰燼之時,又不少人大叫、大笑,可最後都轉化為痛哭。

他們放聲痛哭!

他們這十載的擔驚受怕、生離死別的痛苦都在這一哭之中!

他們什麽也不懂,可唯有以兇手之血,才能祭奠死去的親人、國人!

這十年,他們恨不得生吞其肉,渴飲其血!

今日,他們終於看到這群越寇被趕出了他們的土地!

哭著,笑著,叫著,一聲聲淒厲婉轉的聲音在兩國交界的上空回響。

引路護送的將士們看到這一幕,也不由紅了眼眶。

他們十載苦守,為的也不過是讓眼前痛苦崩潰的百姓們少上一些啊。

今日這一行,百姓在痛哭,可將士們又未嘗不是在緬懷他們逝去的兄弟們?

此行,注定是一條哭聲與笑聲無法分割之路。

等到回去的路上,百姓們看著城外一片空蕩蕩,可是卻熟悉的信手拈來:

“那裏以前有一棵大棗樹,結的棗子甜的跟蜜似的,可惜三年前被燒死了。”

“那裏是我姑丈的家,姑丈人好又熱情,地裏的瓜果熟了就挑著給我們送來,可惜五年前,越寇來犯,整個村子都沒了。”

“那裏原來是……”

百姓們一路走,一路說著,他們懷念這曾經的美好生活,對於眼前一片焦土,滿目痍瘡的一幕分外痛心,又多了幾分麻木。

“等等,那是什麽?”

眾人的目光突然被前面一大群身影給吸引住了,這會兒天正寒,若不是被賊寇伏法焚屍的期望激勵,他們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