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4頁)

魏思武拖長了尾音,成帝額角的青筋跳了跳,隨後看向馮卓:

“朕記得寧王府於年前空置下來,給這小子先劃一塊地去!省得惹的長寧看著他煩!”

長寧公主聞言只是一笑,弟弟的選擇她自然尊重,那侯府不回也罷。

只不過,接下來,長樂伯府又要成為京人茶余飯後的談資了。

可,那與他們也沒有什麽關系。

眼看著趙慶陽和魏思武都已經做了選擇,眾人紛紛將目光落在徐瑾瑜的身上,徐瑾瑜遂緩緩開口:

“那,還請聖上,按老規矩來吧。”

老規矩?

眾人一時有些奇怪的看向成帝,什麽時候聖上和人也有了默契?

“徐瑾瑜啊徐瑾瑜,你怕是知道朕要做什麽了吧?”

成帝忍不住長嘆一聲,深深的看向徐瑾瑜:

“不必受科舉之苦,早早來朝中為朕效力不好嗎?”

“聖上,不入翰林,則身不正,名不清。學生,還是想試一試的。”

“你確定?即便成為狀元,你也不過官居六品,你可知……”

成帝暗示意味極濃,但徐瑾瑜依舊不為所動道:

“聖上,深冬之時的梅花,才是最香的。”

不入翰林,終身止步二品,此非他所求。

早在下船與馮卓見面之時,馮卓的稱呼便讓他開始揣測起聖意。

提前入朝,看似好事,可卻後患無窮。

馮卓這會兒聽完了兩人的對話,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徐瑾瑜知道他拒絕的是什麽嗎?

初封即是四品,這可是只有聖上親近之人和國公世子才有的資格!

成帝定定的看著徐瑾瑜,見他意已決,只得點頭:

“也罷,官階而已,以你之能,若是入朝很快了。”

成帝這話一出,徐瑾瑜連忙道:

“聖上言重了,是您賞識。”

成帝哼了一聲,忍不住點了點徐瑾瑜:

“你啊你,怕是他們中心思最多的!不過,既然你要老規矩,那就按老規矩來!

馮卓,擬旨,晉徐安人為四品恭人,徐孺人為正五品宜人,命禮部尚書、禮部侍郎二人督辦此事!”

成帝說完這話,看向徐瑾瑜,眨了眨眼,似乎是想要讓徐瑾瑜知道他本該得到的該是什麽。

但徐瑾瑜依舊很是淡定的躬身一禮:

“謝聖上體恤。”

成帝看著少年那副冷靜模樣,不由搖頭打趣:

“朕可不是體恤,朕是心疼,只怕三載之後,才能等徐卿為朕效力了。

可若是待到那時……只怕徐卿拍馬也不能及家中夫人的誥命,可要如何是好?”

徐瑾瑜聽出了成帝的調笑,當下也是微微勾唇,緩緩直起身子,蒼白的面上自信的笑容耀眼奪目:

“三載嗎?那確實有些久了。學生倒是覺得,今年是個好年頭。”

“什麽?今年?!”

成帝面露驚詫之色,方才徐瑾瑜進殿之時,只一眼他就看出了少年那堪稱強弩之末的身子,是以他還準備在其答應入朝後,先讓其休一個大長假,且調養調養身子。

可現在……

“兩天後就是會試,你這不是胡鬧嗎?”

成帝確實很想將這個好苗子才薅到自己籃子裏,尤其是對於成帝來說,不亞於非酋抽到了一張ur!

可是,若他在考場上有個意外,那才是得不償失。

“學生想試一試。”

徐瑾瑜很是堅定的說著,他一路忍著暈船的痛苦,堅持歸京,為的就是這一天。

而且,踩到實地後,他覺得好多了,休整兩日,未嘗不可一試。

“此事不成。”

成帝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就算不入朝,自己也可照用不誤,反而是若是讓徐瑾瑜有一星半點兒的損失,他都會後悔。

父皇在世時,人才濟濟,到了他手裏,卻門可羅雀,他太缺人,可最缺的還是這種一計平一國的奇人!

如果說,徐瑾瑜離京前,成帝只是將其當成了自己慧眼識珠的寶珠,那麽此時此刻,成帝無比清楚,大盛未來百年的氣運,只怕系於一人之身了。

他讀史書之時,往往羨慕劉玄德得孔明而興復漢室,李世民坐擁三賢臣而開貞觀之治。

簡直都要饞哭了都,現在終於要輪到他了!

徐瑾瑜聽了成帝這話,只是微一挑眉,隨後低低道:

“那怕是要聖上下令,讓學生不得科舉才行。”

“你小子!”

成帝氣的不知道說什麽是好,徐瑾瑜隨後也軟下聲音:

“聖上,學生有心早日報國,您身為天子,若是拒了學生,學生真不知以後該不該入朝。”

徐瑾瑜說著,故作失意的低下了頭,成帝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朕是擔心你的身子,你年輕不知事,若是有個差池,可不是好受的。”

“學生此去南疆,一路多有險阻,若學生遇險則避,遇難則逃,便不會有今日,能得您親自宴請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