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4頁)

倘若真這麽寸,考到了徐瑾瑜的之時盲點,讓他錯失狀元之位,大盛也將少了一段屬於六元及第的佳話!

這也就罷了,可少年的野心成帝看在眼中,這樣的少年郎,最怕的就是他日一蹶不振。

屆時,只怕……木未秀便已折!

徐瑾瑜並不知道成帝的擔憂,他這會兒筆走龍蛇,精神振奮,倘若有人可以看到徐瑾瑜的眼睛,便會發現他這會兒眼睛越寫越亮。

而他手中提著的毛筆那揮舞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幾乎都可以晃出了殘影!

等到最後一筆落成之時,徐瑾瑜不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頗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

這道題目若要歌功頌德,他可以千種不同的方式來將此事以光輝的語言技術掩蓋過去,可是那樣也無法掩蓋住原在邊疆的涼州百姓,為此所付出的血淚。

以及,在互市關閉之下,烏國人狗急跳墻而造成的累累白骨的慘像。

而那,並非徐瑾瑜所願!

與此同時,成帝終於坐不住了,他從龍椅上站起身,自高台之上走了下來,開始四處巡考。

雖然,他的目的卻是是位居首位的徐瑾瑜,可是想到徐瑾瑜方才才初初提筆,他這會兒過去指不定會給那孩子過大的壓力,所以成帝由於片刻還是徑直朝最後走去。

而隨著成帝的巡考,讓考生們的心在這一刻徹底的動蕩起來,有人惶恐,有人畏懼,又有人興奮激動,一時之間考生們的面色各異,也紛紛落入不遠處時不時擡頭看過來的眾位大人的眼中。

聖上親自巡考,這昭示著聖上對於他們這些學子的滿意,是以一眾學子紛紛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哪怕手已經都抖得不成樣子,也靠著肌肉的本能驅使自己寫下一個個端端正正的方塊字。

就這樣,四百余名考生的位置很大,但成帝覺得又沒有那麽大,因為很快他又重新走到了徐景瑜的身邊。

成帝這會兒心裏有些期待,又有一些說不上來的擔心,不是成帝說,就算是他自己親生的皇兒,他心裏都沒有這麽擔憂過。

可,三載光陰,少年如同在他眼皮子下開始發芽,生根,成長。

現在這臨門一腳便該是收獲之時,卻不知這果子結的如何?

最後一步,成帝走得頗為緩慢,當他站到徐瑾瑜的身旁時,許瑾瑜剛剛停下了筆。

成帝心中一頓,隨後便站在徐景瑜的身旁,一字一句的看了下去。

可看著看著,成帝便忍不住想要伸手拿起來細看,好懸在最後一刻,成帝想起現在還在殿試,這邊險險的停住了。

但即使如此,成帝的一言一行本就是眾人關注的焦點,這一刻連成帝都忍不住想要拿起來細細品讀的考卷,一時也讓眾大人好奇不已。

“哼,嘩眾取寵之輩罷了。”

戶部尚書將兩只肥厚的大手交叉在有些圓滾的肚皮上,頗為不屑的哼了一聲。

“一個小小的互市不開也罷!哪裏值得如今這般議來議去了,不過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罷了。

烏國人想要的不過是糧食布匹罷了,給他們就是了,能將此考題作為今科殿試試題,也不知道諸位是怎麽想的?”

在戶部尚書看來,一個互市所帶來的整體稅收放眼整個大盛,可以稱得上是不值一提,實在沒有必要因此大動幹戈。

然而,按照大盛的慣例,殿試的試題必與時務掛鉤,且由眾臣票選得出,是以互市之事能入選殿試試題也代表了朝中大大人對於這件事的重視。

“聽大人的意思是,如今戶部已經盆滿缽滿,才能撐得起大人這麽大的口氣,說話也不怕外頭風大,讓您閃了舌頭!”

應青山淡淡的看了戶部尚書一眼,到底是做禦史的,口中沒有半分留情。

“烏國雖然兵強馬壯,可是烏國的人口數量遠不及我大盛能用一些物資來換得邊疆安寧,可比耗費那麽多的軍費省事多了!”

戶部尚書振振有詞,應青山遂低低道:

“唔,也就是今日平陽侯不在,否則只怕他手中的笏板又要斷一次了。”

應青山意有所指的說著,眸中卻滿是厭惡,聖上當時怎麽就不讓戶部尚書多養傷幾日?

也就是這時間太寸,否則他真希望其再養傷一個月,也省得出來讓人鬧心。

“你!”

戶部尚書氣的咬牙切齒,可卻忍不住捂著臉後退一步:

“應大人一個文臣,倒是有一顆向武將的心,也不知聖上知不知?”

應青山不鹹不淡的瞥了他一眼:

“本官不知聖上知不知,倒是大人您像極了本官肚子裏的蛔蟲,什麽都知道。”

應青山的做派可並不像是誇贊的語氣,而這是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

“蛔蟲,是不是那種白白長長,會從谷道爬出來的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