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3/5頁)

“不過,瑜弟你說這次顯城調兵數萬,可是與咱們之前所為有關……”

趙慶陽壓低了聲音:

“那月寒草可是只有烏國才有的,若非當初瑜弟那場驚馬案,咱們還不知有此物,如此嫁禍給烏國三皇子倒是頗為合適。”

三皇子起初可不見絲毫誠意,自然要給他多挖幾個坑了。

徐瑾瑜聽了趙慶陽的話,停下了攪拌的動作,輕輕搖了搖頭:

“只此一事,只怕鬧不出這般大的陣仗。”

按理來說,三皇子能前來商談互市重建之事,只怕此事已經在烏國整體商議了一遍,自無悔改。

那麽,這支軍隊便不是沖著大盛來的,那它能是沖著誰來的?

徐瑾瑜垂下眼眸,仔細思索起來。

“溢了溢了!瑜弟快躲開!”

趙慶陽眼疾手快的將溢出來的羊奶鍋夾起至一旁倒入碗中,而徐瑾瑜卻在一瞬間福至心靈的擡起頭,一字一頓道:

“我知道了!這支軍隊是沖著烏國三皇子而來的!”

趙慶陽將滾燙的羊奶放在了徐瑾瑜面前,忙捏了捏自己的耳垂,這才道:

“什麽?沖著三皇子來的?四皇子有那麽大的本事?”

“不是四皇子,是——”

徐瑾瑜頓了一下,這才道

“烏國王!”

徐瑾瑜這話一出,趙慶陽直接愣住了:

“烏國王?怎麽可能?他好端端的,為何要對三皇子下手?”

“因為三皇子快要溢出來了。”

徐瑾瑜頗有幾分意味深長的說著,而趙慶陽聞言還有些不解,徐瑾瑜隨後直接道:

“慶陽兄這段時間可有看過軍營的文書?”

趙慶陽哪有那個閑心,也就是瑜弟平日裏沒事兒便喜歡手裏拿個東西看,是以趙慶陽頭搖的和撥浪鼓似的。

徐瑾瑜搖頭一笑,遂道:

“根據文書記載,烏國三皇子在本朝一十四年時,發生那件事後便被派遣至此,與鄭將軍展開了一場拉鋸戰。

而直到今年,烏國培育出了高腿馬,冶煉出更加精良的兵器,組成鐵騎兵後,四皇子出現了。慶陽兄以為,四皇子出現在這個微妙的階段,所為何事?”

“是為了……搶功奪權!”

趙慶陽幾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是這樣,可是四皇子來此,若無烏國王的首肯只怕不行,所以……真正想要收回兵權的,只怕是那位烏國王!”

“嘶——那三皇子這十幾年就是白給唄?”

“自然不是,三皇子駐守邊疆十余年,他所有積累的遠非眼下,當初四皇子能帶走全部軍隊,若無三皇子首肯他不會成功。

而烏國王如今已經年邁,自然不會讓皇子中出一個正值壯年的將軍。”

“是了,此前三皇子可沒少給烏國的百姓摟好處,不知有多少人記他的好。

可是,這互市才剛剛建成,烏國王何以這般急躁?害的我都要以為他們又準備耍什麽花招了。”

“正因互市落成,所以三皇子必須死。”

趙慶陽聞言,眼中閃過了一絲茫然,徐瑾瑜隨後看向散落在桌上已經微微幹涸的羊奶,垂眸淡聲道:

“互市一旦落成且施行後,三皇子在烏國的聲望便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有兵權,有聲望的壯年皇子,烏國王如何能不慌?

三皇子快要溢了,烏國王恐傷其身,自當先下手為強,三萬兵將……有意思。”

徐瑾瑜眼中閃過一抹嘲諷,這是想要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鬥的旗鼓相當嗎?

不過,在徐瑾瑜看來,四皇子遠遠不及三皇子,無論是智商還是心性。

趙慶陽一整個嘆為觀止,但心裏還是有些不信一國之君會如此不顧大局。

直到七日之後,斥候再度傳來消息:

“四皇子薨了!三皇子反了!”

這個消息直接給鄭齊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目瞪口呆,怎麽也想不到,那個在徐大人面前低頭伏首的三皇子竟然有造反的一天!

鄭齊尚且用了一刻鐘的時間,這才緩了過來,可是等他偏頭看去,卻發現徐瑾瑜和趙慶陽早就已經盤算起來:

“瑜弟,果然打起來了。那咱們……”

如今顯城守備空虛,若是此刻發動進攻,必定一擊即中。

徐瑾瑜卻搖了搖頭:

“且不說咱們現在已經與烏國簽訂了互市盟約,只烏國本土的氣候風俗等,都與我大盛大相徑庭,易攻難守,否則慶陽兄當那烏國三皇子為何能走得那般幹脆利落?”

趙慶陽撓了撓臉,隨即點了點頭:

“也是,烏國不仁不義,可我大盛卻不能做一個背信負義之輩!”

徐瑾瑜只是笑了笑,低頭抿了口茶水。

不是不打,而是如若大盛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烏國卻沒有按時參加第一次互市,那便與撕毀盟約無異。

屆時,方是師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