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2/4頁)

成帝激動的眼中不由閃過來一抹水光,抓著徐瑾瑜的手邊走邊說話,看的不少人大臣心裏又開始冒起了酸水。

徐瑾瑜不由渾身一僵,雖然他這段時間已經有些逐步習慣聖上熱情如火的書信了,可是現下這般他還是有些不習慣。

“聖上言重了,為國為民,豈敢言累。”

徐瑾瑜含笑說著,而成帝聽了徐瑾瑜這話,表情更加的鄭重了:

“徐愛卿又不是鐵打的人,那涼州危難之時,何其驚險卻能在徐愛卿手下起死回生……徐愛卿之功,無法用一語概之,朕不過關懷一二,實在淺薄。”

成帝說著,嘆息一聲,徐瑾瑜連忙道:

“聖上記掛於臣,臣心亦然,若非在邊疆之時,有您素日教導支撐,臣也無法堅持下來。

馬車上還有涼州百姓們呈來的萬民傘,臣欲與您一道細賞呢!”

徐瑾瑜這話回的巧妙,直聽的不少大臣們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明明這徐大人也是年少輕狂的年紀,現在立下這般功勞,他不張狂已經是他們意想不到的了,誰能想到,他還能這麽大度的將功勞與成帝一分。

成帝聞言也不由一愣,隨後立刻喜笑顏開,直接沖著徐瑾瑜眨了眨眼:

“你啊,慣是會哄朕開心的!也罷,這城門口風寒露重,徐愛卿直接與朕回宮吧,咱們……還是老規矩!”

成帝這會兒心裏簡直比吃了蜜還甜,雖說這只是徐瑾瑜說了一句話的事兒而已,可若是旁人誰願意如此?

就這份心意,便讓成帝受用不已了。

成帝掃了一眼不少來不及藏起眼中驚愕的大臣,冷哼了一聲,隨後這才與徐瑾瑜邊走邊說著話。

不多時,成帝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不由腳步一頓,看著徐遠山笑著道:

“這位愛卿看著眼生,這便是徐將軍吧?也就是……徐愛卿的父親吧?”

徐遠山方才看到自家大郎和聖上執手相看,淚眼婆娑之時,整個人手心裏就不由捏了一把汗,生怕徐瑾瑜年歲輕,在大庭廣眾下說出什麽不該說的話,可誰成想大郎這一番應對便是連他都想不出來。

這會兒,沾了兒子的光被聖上點名,徐遠山連忙在衣擺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水,這才跪下一禮:

“末將徐遠山,叩見聖上,聖上萬安!”

“愛卿快快免禮!”

成帝看著徐遠山樂呵呵道:

“徐將軍在晉州為我大盛守住邊防,又擒獲了烏國四皇子;徐愛卿為我大盛連連奪利,立下赫赫之功,你們徐家,一門雙傑,是我大盛之福!”

徐遠山聽了成帝這話,腿一下子就軟了:

“聖上言,言重了,臣,臣當不起!”

徐遠山雖然在戰場上已經磨練出一身的膽色,可是這會兒頭一次對上一國之君,還是有些打怵。

“當得起,何人敢說愛卿當不起?”

徐遠山還是有些惴惴,而一旁有些大臣看到這一幕,眼中不由閃過一抹譏諷,兒子倒是沉得住,怎的這當爹的卻沒點兒膽色?

徐遠山還想要再拜,徐瑾瑜遂輕咳一聲,擡手扶住了徐遠山的手臂,輕輕的,卻又頗為堅定的撐住了徐遠山的身體,他淺笑盈盈道:

“咳咳,聖上,我爹頭一次見您,難免有些激動了些,還請您莫要見怪。”

成帝聽了徐瑾瑜這話,自然也察覺到了後面那群本來該是背景板的大臣們之間不同尋常的氣氛,當下也是頗為配合道:

“徐將軍是頭一次面聖,一時激動也是在所難免的,朕心中有數。”

成帝說完,眼刀子直接飛到那群眼神傳的跟得了眼疾一般的臣子身上,嚇得他們立刻如同鵪鶉一樣的縮起脖子。

隨後,等他們仔細品味了一下徐瑾瑜方才話後,不由面色微微一僵,更是覺得臉頰有些火辣辣的。

好嘛,這徐大人還真是護短的厲害,他們不就是覺得那新鮮出爐的徐將軍面聖時哆哆嗦嗦的模樣惹人發笑嗎?

徐大人倒好,直接擡了徐將軍頭一次面聖。

這頭一次面聖,還帶著一身的功勞,那是狠狠的打了他們這一群天天面聖卻寸功全無之人的臉?!

嘖,當爹的好欺負,這兒子可不是善茬子!

一時間,所有人都收斂了起來,看著徐遠山的眼神也多了幾分慎重。

徐遠山有些茫然於眾人態度的轉變,等成帝先帶著徐瑾瑜朝前走去時,還有幾位官員過來與他互相問好。

等到了禦駕前,成帝這才戀戀不舍的走了上去,直接吩咐徐瑾瑜跟在自己身後,一群人這才浩浩蕩蕩的朝皇宮而去。

這一路,張燈結彩,百姓們夾道歡迎,如今雖是春日,可是百姓們投下的紛紛揚揚的花朵卻如同下起了一場花雨。

莫說這些百姓身居京城,涼州如若不存,等待他們的可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心中不寧可以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