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4/5頁)

周世耀這話一出,乍一聽倒是有幾分道理,一旁的右侍郎也站出來附和道:

“不錯,徐大人,做事要講證據,周大人一生兢兢業業,豈能做下那等糊塗事?”

不光如此,兵部、禮部、刑部、工部,甚至吏部的不少官員在這一刻都紛紛站了出來:

“是啊,徐大人這莫不是病了一場,病糊塗了不成?”

“周大人與下官府邸相隔不遠,若是周大人真敢侵吞如此巨款,下官豈能不知?”

“周大人的為人吾等有目共睹,倒是徐大人,才進戶部多久,便如此膽大妄為……”

“……”

朝臣們七嘴八舌的說著,卻沒有發現,他們說的越多,最上面的成帝面色越發難看。

他從一開始,便知道這些人沆瀣一氣,卻從未想過,他們在這一刻會如此心齊!

他們這樣拱衛一個小小侍郎,又把自己這個聖上當成什麽?!

眾人字字句句都在譴責徐瑾瑜,若是尋常人只怕早就坐立難安,可徐瑾瑜這會兒卻仿若在庭中閑閑賞花一般,若是手裏有一杯香茗,便是那等賞花偷閑的如玉公子。

這會兒,少年擡眸淡淡看了過來,他掃視著眾人,明明是坐著,可卻讓眾人有種被俯視的感覺。

“一,二,三……十九。”

徐瑾瑜勾了勾唇:

“不錯嘛,看來周大人還是有些人緣的。本官別無所長,只有一個過目不忘罷了。方才出言之人,本官已經一一記下。”

徐瑾瑜這話一出,眾人心下一淩,還不待他們開口,徐瑾瑜便道:

“不過,諸位以為本官能說出如此精確的數字,乃是信口開河嗎?”

徐瑾瑜隨後起身恭請:

“聖上,戶部積年舊賬皆已經整理妥當,負責賬冊的屬官們已再外等候回話,懇請聖上請諸屬官入內。”

成帝聽了徐瑾瑜這話,頓時眼睛一亮,培養了數年的人才,如今一鳴驚人!

“快傳!”

隨後,眾人紛紛朝外看去,只見二十名屬官這會兒一身白衣,緩步走了進來,他們身後,是足足五只大箱子。

這會兒,屬官們眼下一片烏青,可是所有人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他們先向成帝行了一禮,隨後這才恭敬對徐瑾瑜道:

“大人,屬下等已將您吩咐賬冊整理完畢,新賬冊在此。”

隨後,成帝擡了擡手,馮卓立刻下去取了一本賬冊上來,但見屬官中為首之人侃侃而談:

“這些賬冊,乃是自周大人在任三十七年間的所有賬冊經重新整理後的新賬冊。”

大盛開國後,太祖忙於鞏固朝綱,安撫舊貴,平定叛逆,至先帝,則四處征討,無瑕內政,且彼時周世耀與原卸任戶部尚書交接後,處事使先帝滿意,一連任尚書九年。

已至今上,幼年登基,直至親政,統禦大盛也不可越過先帝貿然處置周世耀。

是以至今周世耀已經把控戶部整整三十七了,那整整五只大箱子裏,每一只便可以放下上百本賬冊。

這會兒,這些賬冊被重新書寫之後展現在眾人眼前。

成帝也翻開了一本,一一看過去後,他不由怒目圓睜:

“連州的商稅為何從景慶三年起,便從原本的七十萬兩直接銳減為二十萬兩?”

隨後,馮卓又取上來幾本,成帝越看越氣:

“桑州的桑稅不過三年便被加加減減,比之原來少了足足一百四十萬兩!”

“還有牧州……”

之後,不等成帝繼續說,便有官員直接從箱子裏取出一本賬冊,起初那官員先是因為賬冊的格式驚訝了一下,但很快就適應了。

待他翻閱完成後,也不由道:

“雜稅便不說了,何故景慶十三年時,連淮州的糧稅也少了三分之一?周大人,你這賬不對啊!”

周世耀這會兒大腦一陣翁鳴,隨後他直接尖聲道:

“這些舊賬都是早就封存起來的,斷不會隨意被人盤查!徐瑾瑜你現在拿著捏造的假賬想要置我於死地,我不認!”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事兒他竟然一無所知!

周世耀說完這話之後,徐瑾瑜只是淡淡道:

“是嗎?若是此事不只是本官一手促成呢?”

周世耀有些茫然的看向徐瑾瑜,隨後徐瑾瑜看向了一個角落,但見平日不聲不響的戶部給事中緩緩走上前來。

“徐大人,我在戶部忍辱負重多年,終於得見今日。”

張煜一時激動的落下淚來,他早就想要和徐大人親近一二,可奈何他的任務還未完成,只能默默遠離徐大人。

今日開始,他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向徐大人謝恩了!

可是周世耀這會兒卻如同泄了氣的面口袋一樣,整個人渾身一軟。

竟然是張煜!

此人在戶部任給事中已經兩年有余,他從未發現其有不對勁的地方,其從未欺下媚上過,縱使當初徐瑾瑜得勢,他也不曾湊上去,他本以為其是可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