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瘋狂收獲

雖然武信很不想承認,卻不能否認事實。

以武信所走的路,魔族遺脈的董軍,確實是最佳人選,遠勝人族。

首先,武信走的是武道之路,這是偏向肉軀的大道,說是煉體的一種也不為過。

天生肉軀強度更勝普通人族的魔族遺脈,自然更適合走武道之路。

其次,魔族遺脈的董軍,基本嗜血好戰,又是軍卒的最佳人選,特別是武信的信武衛。

再則,擁有“永恒傳承”的武信,魔族遺脈是最佳人選,而且武信不怕董軍背叛。

還有“郿塢”財寶資源,勢力所需軍卒,董軍人才底蘊等等……

無論從哪方面看,魔族遺脈其實都是武信的極佳目標,不管是個人,還是軍隊,或者是勢力等等。

武信若能降服董軍,自是一舉多得。

一舉爆發,鎮住全城後,接下去的招攬、安撫和降服等事,就順利多了。

此時的“郿塢”,只是個董氏原來在執掌,並無董軍重要人物。

董卓帳下大將,要麽征伐在外,正兵發新都,準備為董卓報仇;要麽留在新都,卻被呂布、魏蜀吳等強者重點關照,著名將領基本被殺,包括董卓女婿兼大將的牛輔;要麽自恃有些實力,早就逃走,豈會回“郿塢”這個注定會被關注,基本是無處可去之人的最後選擇。

簡而言之,除了財寶資源和董軍外,接受過程中沒出現什麽大的變故,卻也沒武信有興趣之人,連個天驕都沒有!

也對,最低級的天驕,智慧也不低,絲毫不下於普通天才,早就跑了,哪會傻得留在“郿塢”,等董軍仇人算賬?!

更重要的是,武信和董卓之前確實關系不錯,直到“群雄討董”時才關系破裂,但也有那麽一份故交,曾經對董軍“留情”過。

相對其他勢力,董軍自然更願意信任和投靠離皇了!

人稱襄陽二皇的月嬋皇貂蟬,可是拜月教此代聖女,也是魔門中人。

拜月教本就是魔門傳承宗派,只是較為低調和孱弱,此代隨著拜月聖女崛起,才離開西北,把發展重心放在襄陽十八府而已,這也算是自己人吧?

至少月嬋皇和拜月教的存在,說明離皇武信並不歧視魔門,總比那些隨時可能“除魔衛道”的勢力,好得多了!

烈日中升,夕陽染霞。

事情進展頗為順利,在獨孤伽羅、貂蟬等人勸說下,本就群龍無首、驚慌絕望的董軍及子民,很順利就降了。

短短半天時間,諸事就處理得差不多,連“郿塢”也被拆解成數以十萬計的“碎片(是成品法寶,只是‘郿塢’的組件而已)”,效率驚人,確實是雙方齊心協力。

對董軍來說,是怕仇敵找上門,節外生枝。

對大離來說,是怕其他勢力反應過來,要來分一杯羹。

明月升空,繁星點綴時,“郿塢”已經消失,只剩下一片人去樓空的建築,還有遍地的雜物。

原“郿塢”中的近兩萬噬血甲士,三十幾萬董軍,還有高達一千三百多萬的西北子民,化為一片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人潮,緩緩離去。

噬血甲士和董軍還好,形成速度不慢,不用武信方催促,自己也想快點離開。

西北子民雖然也想盡快離開,無奈人數太多,又基本是平民,想快也快不起來。

幸好武信等人此次是有計劃北上,若無意外,眾人無需前往天都,只需南下抵達武關,行程速度就會飆升。

此時,荀彧、張曼成等人率領的襄陽船隊,應該已經在武關之畔,襄陽五水中的丹水的盡頭,等待了!

只要眾人抵達,便可乘坐船只,順水南下直抵襄陽十八府,那速度自然比一大群平民慢慢走快無數倍了!

……

新都南面,巴蜀山區邊沿。

漫山遍野的人潮,延綿數百裏之廣,走近路南下了,還是足足近半個月,方才抵達巴蜀山區邊沿。

照這速度,估算得一兩個月,才能跋山涉水,抵達武丹碼頭(丹水盡頭,武關之畔)。

幸好此次武信早有安排,否則走陸路的話,估計三年都不一定能走不到襄陽十八府,這就是大漢天朝,幅員遼闊,交通不便,特別是平民百姓。

如果是修士,那速度自然快得多了!

武信又不是聖母,之前已經耽誤了三年,自然不可能再為一群西北子民,再耽擱三年,到時黃花菜都涼了,還談什麽爭霸天下?!

即便如此,武信還是擔心,這一兩個月出什麽大的變故。

別忘了,巴蜀山區可是屬於大蜀皇朝的疆域。

雖然大離皇朝和大蜀皇朝,表面上沒什麽沖突,頗為為好,實則大蜀皇朝對大離皇朝,特別是離皇武信,可是恨之入骨,隨時恨不得除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