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他忘記吃藥了(第2/2頁)

雨天車開不快,山中夜風大,石坡上的樹木和野草瘋狂搖曳。

陳挽靠著車窗,眼神迷蒙,覺得外面的風雨好像直直透過玻璃窗飄進來。

轉彎的時候刺眼的遠光燈照射過來,那杯冰透了的漿果酒在他胃裏晃來晃去,陳挽終於想起來,噢,他今天忘記吃藥了。

同何盛遠那場會面很成功,各大商業財經媒體很快便流出明隆要與船王合作的傳聞,官媒TCB更是直接宣稱,消息如若屬實,這在海市便是具有跨時代意義性的強強聯手。

海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自七十年代起,曾靠強大的外資引進、外貿扶持政策成為灣區明珠,這也造成在進出口貿易航運物流等方面在經濟和技術上都嚴重依賴外資,繁榮之下隱患重重。

如果明隆出手,外資市場將會被嚴重擠占,經濟把控和技術壁壘將得到極大緩解,同時打通內地聯結,收歸經濟話語權。

傳聞沸沸揚揚,明隆似乎沒有澄清也沒有確認的跡象,任流言被拋至頂點時,何盛遠親自給各大媒體發了一封邀請函——一個品酒會暨關於新航線計劃的新聞發布會。

上回那個會面是譚又明他們撮合的,兩方在私下達成了協議,這次算是何盛遠對公眾的一個表態,也是對與明隆合作的一個回應和一份誠意。

小潭山初會後,陳挽與何盛遠還又見過一面,是在萬寶航項目的推進會上,陳挽的資金板塊消解了部分杠杆阻力,暫得松一口氣。

羅乾生的事也被他賭中,大概是何盛遠那邊的勢力集團發力把人給按死,陳挽算是安全了。

推進會上,陳挽親自給何盛遠倒酒,於公於私他都該敬對方這一杯,於公,對方是他未來的甲方之一,於私,看起來是他們利用陳挽指控了羅乾生,但又何嘗不是陳挽借他們的力報了這個仇。

何盛遠挺賞識陳挽,沒有他,和那群少爺的首次會晤未必能有這樣順利,而且,在陳挽指控羅乾生後,他們還未來得及出手,就扳倒了對方。

所以這天何盛遠親自將這次的邀請函交給陳挽,請他務必到場。

發布會並不僅僅回應和明隆即將到來的合作,何盛遠同時傳遞出自己將重心移往北歐新航線的計劃,因此發布會結束後的的品酒會上還邀請了菲利佩出席。

菲利佩是挪威王室成員。

說來很巧,菲利佩是譚又明他們在皇家理工留學時的校友,當年的交情很不錯,當然了,譚又明同誰的交情都很不錯。

北歐人的酒會繁文縟節頗多,譚又明說當年被菲利佩邀去王室的私人酒會時,他們那個古老的家族內部有個不成文的趣味小環節,叫作secret exchange。

即每位來客都必須自備兩瓶美酒,一瓶要給侍應生放到盲盒裏,讓別人拿走,看緣分,誰拿到了就是誰的,以此會友。

另外一瓶則可以署名,直接放到酒架上供客人品嘗。

每個進場的客人都有一張會標,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會標貼在喜歡的酒上,最後由酒的主人來選擇贈予哪位客人。

何盛遠大概是想趁機為遠征北歐打好基礎,酒會也沿用了這一套,以顯示對菲利佩的重視和禮遇。

陳挽頭一次聽說這個規則,覺得挺有趣的,並且費了一番心思找酒。

趙聲閣不經常抽煙,但對酒和茶好像還算有興趣。

陳挽的信息來源太少,全憑觀察和推理。

最後千挑萬選找到了一瓶滿意的木蘭朵M218,產自寧夏賀蘭山東麓。

另一支是霞多麗,產區夏布利,調性相似,但無論是發酵知時長、工藝技術還是香型,陳挽都對用那支木蘭朵更為滿意。

陳挽小心地把兩支酒分別交給酒侍,並仔細囑咐木蘭朵是用於擺到展示酒架上標,霞多麗用於放入盲盒供人挑選,麻煩千萬不要混淆。

酒侍小心接過,陳挽看著他一手抱一瓶的背影不大放心,欲再上前叮囑一遍,可已經有別的客人叫住了對方。

陳挽看他很忙,便沒有再糾結,這是何盛遠的主場,沒他什麽事,卓智軒和譚又明還堵在路上沒到,陳挽獨自在酒櫃旁邊站了會兒,也不主動去找人社交。

忽然,一道不高不低的聲音從頭頂落下來:“陳挽。”

陳挽擡頭,二層是高度很低的旋轉台,趙聲閣正靠在欄杆旁邊和一個卷發微長的外國男人交談,對方操著一口英腔滔滔不絕,趙聲閣單手搭在欄杆上認真地聽著,看到陳挽擡頭,很輕微地招了下手,口型是:“上來。”

他的語言和動作都輕微得陳挽懷疑是自己看錯,所以他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