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毛居子道長和蒼耳子道長(第2/3頁)

小女童也握著竹杖與他們道別,隨即轉頭看向宋遊,邊走邊說:

“青陽子!”

“對。”

“光華子!”

“那是福清宮的宮主。”

“為什麽都叫子?”

“最近些年道人起道號流行叫什麽什麽子,文人就叫什麽什麽道人。”

“你叫什麽子?”

小女童拿著竹竿胡亂揮舞,和他並排走著,扭頭看他。

“我不叫子。”

小女童歪頭替他想了想:

“毛居子。”

“毛居子是什麽?”

“你沒見過毛居子?”

“是什麽?”

“你不聰明。”

“所以是什麽?”

“會粘在毛毛上不掉下來的。”

“噢……”

宋遊這才反應過來,她說的是一種植物果實。

“還有蒼耳子。”

小女童又補了一句。

“你很喜歡嗎?”

“不喜歡!!”

小女童連忙搖頭,聲音堅定。

從她的表情裏宋遊看到了滿滿的討厭和警惕。

毛居子,就是鬼針草,又叫跟人走,粘衣花,果實是一團黑褐色的短針,會沾在衣服或毛發上。蒼耳子則是綠色的小球,長有倒刺,粘在衣服或毛發上比毛居子還要難以清除,特別是毛發上。

看來她以前沒少受這兩樣東西的折磨。

不過現在已經是春天了。

這兩樣東西應該不多吧?

走出半刻,宋遊放緩腳步,從馬兒背上拿出那本《輿地紀勝》。

翻開第一頁,是一張大晏地圖。

十分粗略的一個地圖,只畫了大概的國州形狀,標注出了各州都在哪裏,別的什麽也看不出來。具體各州氣候如何,有什麽景點名勝,都在州中大概的哪些位置,又該如何去,則在後邊用文字說明,偶爾也附有小圖。雖然還是得問路,可已是幫了大忙了。

不過這地圖和後世的地圖是兩種東西。

僅是它並非按照北上南下來畫這一點,就已添了很大的困擾了。

得靠自己的地理常識去分辨。

栩州應當在靠近大晏西南的位置,如果地圖北上南下,在中間略靠左下。要是直接往北走,去長京並不遠。考慮到要走一段回頭路,而長京也只是宋遊的其中一個途經點,並不是他的目的地,所以不值得直接過去。

因此他打算繼續南下,直到走出栩州界,再往東。

先到平州,尋訪雲頂山。

然後再往北上,最後西行,如此繞一個圈,多走幾州,再到長京。

沒有萬裏路,卻也有八九千了。

“……”

宋遊將書放回被袋中。

回頭一看,青山已變得模糊了,青山下的道觀也變得很小了,屋後竹林糊成一團,早已見不到那些道人的身影。

宋遊一時停在原地,多看了幾眼。

也許自己再也不會回到這裏了,這一刻就是與這片山水相處的最後一刻,這一眼就是最後一眼。

也許還有相逢時,可也已是十年二十年後,即使山水不改,人也不再少年,那時的宋遊自己目前尚不認識,又怎知他會有什麽心情?

只是旅途中的一段風景,卻也還是不禁感嘆。

“道士。”

“嗯。”

宋遊收回目光,只看向前路。

正是早晨,一顆濕漉漉的朝陽剛升到山頂,模糊在山霧與天雲相接之處,拄杖緩行,十裏青山遠,潮平路帶沙。

前方不知又是怎樣的山水人情。

也正是今日,才有消息自淩波縣傳到安清縣來,說那作亂數年的水妖已然伏誅,江中浮起來的屍首至少有十丈長,寬也有幾丈,若不是柳江那一段足夠寬足夠深,還真容不下它。

此時水路已通,再無水妖作亂。

降伏水妖的是一雲遊仙人,年輕模樣,跟了一匹棗紅馬,沒有韁繩,帶了一只三花貓,靈性十足,他連水都沒有下,就除了此般水妖,若說不是神仙下凡實在難以有人相信。如今淩波縣十萬百姓已在籌備為他塑像立廟,就立在重開的淩波渡口,以表謝意。

還在安清縣沒走的江湖人聽了,再細細一想前幾日所見,俱都驚奇不已。

尤其是西山派眾人。

……

群山連綿,宅院之中。

“先生走了……”

少年依舊恭恭敬敬站在老者面前。

“咳咳咳……”

老者連連咳嗽,拐杖頓地,發出蒼老的聲音:“我叫你膽大一點,不是要你去搏個天地出來,去振興我族,去如何如何,咳咳咳,只是想叫你在遇到自己想做的事的時候,能夠壯著膽子去做,該是自己的東西,不要平白的丟掉了,聲音大一點,少讓人看輕,能省許多麻煩……膽小怯懦的人不是不可以,只是容易錯過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