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沙都再請神(第2/3頁)

“唉……”

宋遊拍了拍棗紅馬的脖子,嘆了口氣,對它說道:“早晚讓你嘗嘗這口藥泉的水……”

說完也只得轉身,離開此地。

只是身後兩名官兵持戟看著他,卻都皺起了眉,表情越發疑惑,互相對視,眼見得他越走越遠,終於忍不住開口:“那位先生請留步!”

棗紅馬頓時停下。

宋遊與貓也跟著停下,轉頭看去。

只見一名官兵飛跑而來。

酷熱難耐,盔甲又重,僅是幾步,就已經累得出了汗了。

“先生可是姓宋?”

“足下如何知曉?”

“兩天前從沙都下了令,叫我們留意一位帶了一匹馬、一只貓的修道高人,請我們見到就立馬往上稟報,並恭請先生去沙都一趟。”

“這樣啊……”

宋遊站在原地,不由點了點頭。

稍作一想便明白了——

定是自己在隴州請來雨神,調控風雨,隴州知州許是出於對自己的照顧,許是出於別的,所以派人遞書到臨近的沙州,請當地州官留意。

此處已經是大晏疆域的西北邊緣,莫名有了一種“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感覺。

“那就走吧。”

宋遊也不磨蹭,對官兵說。

“我等要先去稟報一下上官,請先生跟我來,在閣樓中避一避太陽。”

“好。”

宋遊便隨他而去。

這裏似乎是個官驛,同時因為地處沙漠水源要地,有一些官兵在此守著,一面防備沙匪賊人,一面檢查來往商旅,也收一些汲水錢。

閣樓飽經風沙,早已舊了。

宋遊在閣樓中沒等多久,便有幾名官員小吏飛跑而來,與他見禮,隨後先有一騎火速離開泉邊沙驛,奔向沙都,先去告知城中州官,隨即沙驛派了一名官員,帶著宋遊一行往沙都而去。

沙都是沙州治所,是大晏連通西域的重要節點,也是大晏往西最後一座城池。

絲綢路上的商隊來往不絕,帶來巨大的經濟財富,使得沙州無比繁榮。東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宗教、政治、軍事、藝術,劇烈碰撞,也使得它在文化上盛極一時,成了東方文明懸在西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只是如今的它也飽受旱災摧殘。

宋遊離開沙漠,前往沙都路上,就沒有見到過一片農田,大地都已被曬得開裂,進入城中後,也是餓殍滿地,百姓大多臉龐嘴角幹裂,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極度缺水的狀態,甚至有些已到生死邊緣。

穿城而過的沙都河幾乎完全幹涸,可以走人,只能見到少許稀泥,也在幹枯邊緣,城中見不到一棵綠樹,河畔的柳樹也全都幹死了。

四處皆有哀嚎聲。

宋遊感悟天地,亦不見多少水氣。

這給他一種不妙的感覺。

才剛走到半路,知州便親帶下屬州官前來迎接了。

“沙州知州張山張忘川,攜州官見過先生。”

“見過先生。”

“見過知州與諸位大人。”宋遊微微皺著眉頭,亦與他們回禮,目光卻仍忍不住看向街邊百姓。

“幾日之前,接到隴州知州來信,本官便派人在各大關口與驛站等待先生,卻是已經等待多時了。”張知州說一句話,又施行一禮。

“讓知州久等了。”

“仙師!請!”

“在下姓宋,叫道長先生都可。”宋遊一邊走一邊說,“這邊幹旱比起隴州,確實要更嚴峻些啊。”

“誰說不是呢?那藥泉生於沙漠中,蓄於沙漠中,千百年來從未幹涸過,今年竟也見了底。若非本官下令,眼下怕是已經幹掉了。”張知州一邊帶著宋遊往官署走,一邊說道,“本官聽說了先生在隴州之事,本官也願在沙州各地村落、商路兩旁都為胡木大仙設置廟宇神像,還請先生施法請來胡木大仙,救救沙州百姓與商道。”

“自該盡全力。”

“那就多謝先生。”張知州嘆息道,“沙州大旱更勝隴州,百姓難,商道也難。本朝重商,此乃往西商道的重要一段,一旦幹旱,商道上的商人補水困難,就難以走出沙漠。今年上半年還好一些,許多商旅走到這裏,發覺大旱,也不會回去,到了下半年,知曉這邊大旱,商人就算沒有幹死在半路上,一時也不願再來了。朝廷連下幾道書來催,本官已是想盡了辦法,卻於事無補,這身官服就寄托在先生身上了。”

“全力為之。”

宋遊還是這麽一句話。

“先生若有需求,都請與下官說。”張知州再次行禮。

“西域幹旱更嚴重嗎?”

“聽來往商旅說是這樣。”張知州回答道,“若說隴州只是部分地方幹旱,許多莊稼仍能保存,沙州就只剩下少許地方水源還未枯竭,莫說種的莊稼還能剩下多少,就是戈壁灘上放的羊,也幹死餓死了許多。而要是往西域走,聽說有些地方已經沒有人了,遍地死人曬成幹屍,再耐旱的草都活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