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山上尼姑庵(第2/3頁)

商人們自然也分辨不出她來。

“什麽好香……”

“是旁邊桌。”

“店家,敢問那位先生吃的什麽?聞起來怎的這麽香?”

“哎喲客官,對不住,那位先生吃的飯菜是他們自己做的,小店沒有這道菜。”店家連忙問道,“也做不出來這道菜。”

“那就罷了……”

“這年頭貓兒也上桌了。”

眾多商人都瞄向道人,也瞄向桌上那只格外漂亮的三花貓,貓兒身上花色和白天那名女童穿的三色衣裳十分相近,可即使如此,還是沒有人將之與白天那名女童或是無頭僧口中的貓聯系起來。

貓兒亦是一臉如常,低頭吃肉。

誰也不知她心裏想些什麽。

……

次日清早。

宋遊醒來之時,自家三花娘娘已經不見了,應是出去討生活順道降妖除魔了。

道人依然推開窗往外看了看,窗外風景依舊,天氣也與前半個月幾乎如出一轍,湛藍的天空與清淡的雲,在屋子裏面隱隱有些涼意,可以想見的是沐浴在陽光下的溫暖。

正適合出遊。

可惜只有一個人。

道人抿了抿嘴,關了窗戶,稍作洗漱,拿了竹杖,便下樓了。

吃一碗耙肉米線,順便問問店家去山上怎麽走,又多帶了一個餅子,便出門而去。

客棧門口這條街連通著纖凝的西城門與東城門,便是山門與海門,因為下方這片湖挺大,當地常有人管它叫海。

一路往上,出西城門。

明顯感覺到了變陡的坡度。

出了西城門,繼續往上,便是山腳。

山腳下有不少村落。

宋遊慢慢走著,一一看過這些村落。

在畫中世界時,他也曾來過山腳,山腳下同樣許多山村,可如今看來,只是大致相同,遠看相同,走近之後,其實沒有多少相似的地方。

住的人更是完全不一樣。

倒是上山的路仍舊在差不多的位置。

道人穿過村落,沿著小路上行。

坡度越來越陡了。

偶爾停下腳步,回首望去,才知自己已經爬了很高了。

山下金黃色的原野,方方正正的纖凝,還有長條的湖泊以及湖對面的山,全都清晰可見。甚至明明沒有下雨,卻也有一條彩虹橫掛天際。

是一片令人內心開闊又震撼的美景。

“……”

宋遊下意識轉頭看了看身邊,卻發現今天只有自己一個人來。

難怪旅途這般枯燥。

“可惜……”

想找個人分享都不成。

看來是早已經習慣與三花娘娘同行了。

宋遊搖了搖頭,繼續往上。

這趟爬山之旅確實格外枯燥。

比在畫中爬山還更枯燥。

雖然回首望去,風景都差不多,都是深秋,可是少了一只跑前跑後、跳來蹦去的小東西,少了許多聲音,便總覺得不太習慣。

“……”

宋遊卻是露出微笑,居然從另一個角度略微的體會到了一點尋常人當了父母將孩子慢慢養大、習慣了孩子的存在又慢慢與之遠去的感覺。

真是一點不習慣。

所幸尼姑庵只在山腰,並不算遠。

道人走近寺院,扭頭觀看。

畫中其實也在差不多的位置,不過卻是一個道觀,而非佛寺。

可能是在很多年前,竇大家成畫之時,山上便是一個道觀,可能是竇大家也不清楚山上究竟是道觀還是寺廟,也可能竇大家畫的寺廟,但由於他沒有來過這間寺廟,寺廟便也徒有外形,而後來有個道士去了畫中,便將它改成了道觀。

道人此時看來,雙方其實差別很大。

除了都在半山腰上,密林半掩間,沒有多少相似之處。

很快到了山門口。

“靜照庵……”

道人依舊停在門口,看向兩旁門聯。

上邊寫的是——

小善不積,難成大德;

小惡不止,終成大錯。

字倒是不錯。

由於寺院地處山上,離城有些遠,山下又有更出名的三塔寺,香客倒是不多,不過由於風景好,裏頭也有一些人。

宋遊穿著道袍,一走進去,便受到了庵中師父的重點關照,一路陪行,問他從哪裏來,來這裏做什麽之類的,大抵是對同行的關照,聽說他只是來看看風景上個香,順便吃頓齋飯,陪行的師父才松了口氣。

依然送了他三炷香,在他問過齋飯想投香油錢的時候,尼姑還阻止了他,說同為出家人,不收他的錢。

如此也好,省了點錢。

三花娘娘知曉了定然高興。

可惜她也不在。

“……”

道人搖了搖頭,逛了一圈寺院,等到午時鐘聲響了,這才來到五觀堂,準備吃飯。

不大的一間屋子,倒是明亮,陽光從窗口照進來,灰塵泛著金光,裏頭幾張方桌,都配板凳,塗著黑漆,坐了十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