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燕子比三花娘娘聰明(第2/3頁)

神靈之間,為民者更多。

同時古話說得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在有德行的人之間,體現得尤為明顯。

今日又有消息來,傳入淩雲殿。

百官皆已散去,只剩天帝與幾位神君。

“鼎山也被封堵了?”

“正是……”

“距離上次天盡山,過去了多久?”

“回稟大帝,上次天盡山被封堵時,人間正是四月初夏,如今已是初秋了。”

“天鐘帝君還沒有動靜嗎?”

“暫時沒有下界。”

“還沒有動作……”

赤金大帝明顯有些著急。

若說天盡山是五條登天路中用得最少的一條,鼎山便是用得最多的一條,甚至超過其余四條的總和。赤金大帝成神之後,幾乎所有提拔起來的親信都是由鼎山登上的天宮。

如今五條已被封了三條。

超過一半了。

“大帝莫要著急,據老神所知,天鐘帝君也等不了了,已經開始準備了。若是老神此時去請他下界,給他一些助益,他必然應允。”

“老神君所言當真?”

“回稟大帝,對於天鐘帝君而言,這也是難得的機會。”

“哦?什麽機會?”

“大帝有所不知,天鐘帝君隱退許久,也幾百年未曾在人間顯靈過了,眼下他老人家在人間,除了曾經道場所在的光州及其周邊還有不少宮觀廟宇供奉有他的神像、仍有香火來源以外,別地幾乎已經沒人供奉了。”老神君說著一頓,“此前火陽帝君之所以敗於伏龍觀當代之手,遠離香火道場趕赴西域作戰、導致神力不繼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天鐘帝君絕不可能步火陽帝君的後塵。”

“你的意思是說……”

赤金大帝只是稍稍想了想,便知道了:“伏龍觀當代要路過光州?”

“那不至於。”老神君認真分析,“伏龍觀當代既敢行此大事,必有準備,以伏龍觀的古老傳承,絕不至於不知道天宮有個天鐘帝君,甚至很可能天鐘帝君本就是他打定主意要清繳的神靈之一。想來天鐘帝君也是這般認為,這才會如此慌亂。既然如此,只要知曉光州是天鐘帝君古時候的道場,如今的香火來源地,別說他不見得會路過光州,就算要路過,也會繞著走。”

“言之有理……”

赤金大帝的聲音也頓了下,虛心請教道:“那麽老神君的意思是?”

“伏龍觀當代如今在鼎山,是在昂州,下一步定是天柱山,在越州,從昂州去越州,乃是往東北,很可能要經過禾州。”老神君說著,伸手在空中比劃了一條由面前通往右上角的線,“昂州斜穿禾州,再穿過言州一角,到達越州。”

說著稍稍停頓一下:

“禾州緊鄰光州,並且禾州也有少許人信奉天鐘帝君,若趁伏龍觀當代路過禾州時,在禾州與之鬥法,對帝君極度有利。”

“若他不走禾州過呢?”

“天柱山所在的越州同樣挨著光州,只是多年前妖魔大亂,越州被打空,如今的越州百姓皆是別地遷來的,信奉帝君的人並不多。相對來說不如在禾州與之鬥法那麽有利。”

天帝沉默思索,覺得很有道理。

再環看下方,不管是別的幾位天宮老神眾神,還是自己提拔上來的親信,都連連點頭,覺得沒有問題。

神靈確實是這樣。

若能在光州與伏龍觀當代作戰,自然占了主場便利。然而伏龍觀當代並不傻,恰恰相反,先後斬殺金靈官、戰勝火陽帝君,已然證明,這個人的謀略算計並不比他鬥法的本領低,甚至迄今為止他還沒怎麽用到他鬥法的本領,這樣的人,絕不可能踏足光州一步。

退而求其次,禾州自是最好的選擇。

“老神君以為,天鐘帝君有幾成勝算?”

“老神以為,至少七八成。”

“七八成?”

天帝一時露出喜色。

“天鐘帝君有‘死鐘’,最擅長與生靈活物鬥法,尤其擅長用來對付人道修士,本就克制伏龍觀當代。其次伏龍觀當代修習四時靈法,四時靈法的厲害之處是妙用無窮,換了別的大能,一時不慎很可能著了他的道。然而天鐘帝君同樣精於此道,一口‘四季鐘’正管四季更叠。伏龍觀傳人擅長火法,然火法不可能與火陽帝君相比,同樣的,伏龍觀當代修習四時靈法,四時之力也不可能與天鐘帝君相比。”

老神君很有把握地說道:“對付伏龍觀當代,天鐘帝君實乃最佳人選!”

天帝看向別的神靈。

眾位神靈多數也在點頭,認可老神君的話。

老神君所言可謂一點沒錯——

伏龍觀再怎麽受天道眷顧,再怎麽天資卓越,同樣修習一道,數十年光陰,又怎能比得過同修此道的古神幾千年的造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