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6頁)

他斷然是不準許的。

其實他不討厭貓,但是一看到這貓就會想到攝政王,因此心裏也覺得壓力大。

嶽昌侯以為,白貓爪子上的絲線,是攝政王刻意給綁上去的,畢竟他也知道王爺今日穿了紅色的衣裳,對方很可能怕他認不出玉玦,所以又特意弄了個紅線提醒他。

唉。

嶽昌侯沒辦法了,只能捧著這玉玦去找人了。

·

盛玦順著白貓逃走的方向走了沒一會兒,就看到本該出宮的嶽昌侯又回來了。

對方雙手捧著他的玉玦,見面無話,直接奉還賠罪。

“今日是本侯之過,不該頂撞王爺,率兵北上一事,是該慢慢合計的,而不是一口否決。”嶽昌侯主動與攝政王和好,語氣正派端明,“還請王爺能夠收回此物。”

玦,便是割席之意,嶽昌侯還不想這樣。

盛玦微怔,他竟不知這玉玦居然陰差陽錯地來到了嶽昌侯手中,更不知道對方不小心還給誤會了。

盛玦連忙扶他起身,也沒有過多解釋,只是說北上一事確實有待商榷。

今日他與嶽昌侯爭吵的原因也很簡單,只是因為對方暴脾氣,沒等自己說後續呢,對方便一口氣拒絕了北上的提議,導致兩人還沒能商量呢,就率先吵起來了。

他想,好在嶽昌侯此人持正不阿,從不計較個人私情,所以兩人現在才能坦坦蕩蕩地重歸於好。

北上,說白了,就是要嶽昌侯掛帥領兵,現在的局勢不算是北上的好時機,萬一弄不好,對方就會受到桎梏,甚至威脅性命。

後來,此事又商議了數月,朝堂上吵了一輪又一輪,最後還是都聽了盛玦的。

是該北上。

北上的好處還是很多,若說唯一的弊病的話,便是主帥會受到很大危險。

出兵那日,盛玦親自去送,臨別時,他珍重地給出承諾——若是計策出錯,他盛玦會全力相助。

嶽昌侯目光復雜地看向對方,他也知道自己要面臨很大的危險,稍有不慎或許就會丟掉性命,而偏偏這次的主帥只能由他一人擔任。

他曾經不願北上,也是想到了這一點,再說一句個人私情……他家女兒養大了,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命歸京,去見證的她及笄。

奈何大事當前,所有私情都得讓步。

嶽昌侯領了承諾,策馬欲走。

“侯爺,若到萬不得已時,本王會親自率兵去支援你。”盛玦敬重地望向他,沉聲道,“萬望侯爺保重,好給本王一個償還恩情的機會。”

嶽昌侯扯緊韁繩,突然領會到了盛玦方才的意思。

——攝政王其實也是想到了,北上的決定,是王爺的力主張,也是因為野心勝過了求穩,所以對方才說,將此事算作一份虧欠的恩情。

嶽昌侯知道這個恩情的分量。

若自己能成功得勝歸京,有這份恩情在,開口辦事,對方定會應下的,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無條件的應和。

嶽昌侯相信盛玦所言不虛,也相信北上失策時,對方定然會親自來救。

也罷,就去吧,抵上性命,去為家國爭個高下。

嶽昌侯想,若是真的時運不濟在北地身死,他便書信一封,將侯府打點好,並用攝政王給予的許諾,幫一兒一女安排好下半生。

事實證明,越擔心何事,何事越會發生。

當初的承諾成了真,攝政王真的率兵來救,萬分艱難才殺出了一條血路,成功陪大軍渡過了最艱險的時候。

也是在一次,他與對方都差點死在雪地裏。

就在嶽昌侯以為希望渺茫,在雪夜感念侯府親眷的時候,他看到了孤身一人的盛玦,對方雖然挨著自己坐了,但是目光寡獨涼薄,沒有一絲一毫對人世的留戀。

也是,對方本就是寡獨一人,也幾乎沒有什麽牽掛可言。

嶽昌侯過去拍了拍對方肩頭,想著說些什麽,但眼觀此情此景,還是沒有張開口。

當朝攝政王,不謀權勢,不謀金銀,只披著一生罵名,為家國謀天下,為後世謀太平。

有些話他不該提,提了,像是辱了對方的風骨氣節。

好在此劫得以渡過。

第二日,嶽昌侯見到了一個浴血殺敵的攝政王,他們與前來支援的後續大軍裏應外合,終於殺退了勁敵。

嶽昌侯才記起,當年的攝政王方才弱冠,也是如此鋒芒畢露,在戰場之時盡數展放兇戾之氣,來者看著都犯怵,還沒打也得被嚇怕了。

此次也是如此,沒用了多久,大戰告捷,他們一同歸京而去。

回到京城,休整多日之後,侯府迎來了攝政王上門贈酒。

數車美酒佳釀,無窮無盡一般往侯府裏送,嶽昌侯笑酸了面頰,瞧著美酒就高興得不得了。

盛玦:“本王虧欠侯爺一份恩情,若是侯爺他日有事相求,本王定將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