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迷津(第2/3頁)

她的心臟“怦怦”直跳,難以冷靜,越來越多的疑惑浮上心中。

若那只異獸真是邪主,祁懷舟憑何驅使它的?它不是被鎮壓在昆虛山中,怎會出現在外?

帶著這種種疑惑,林風致繼續往下看。

“是日,天地異動,迷津破潰,致混沌惡氣逸散九寰,為禍人間。凡被混沌惡氣侵襲者不論仙凡魔妖獸,無不魂神盡喪,血骨肉俱腐,化為噬血之物,無藥可治,而混沌惡氣食生者血肉而漲,不斷擴張肆虐。一時之間生靈塗炭,哀鴻遍野。逢此大劫,修士集結而出,誓除混沌惡氣,然仙魔妖獸四界齊出,卻逢邪主作惡,敗於迷津口,數百強修只寥寥幾人逃生,余千修士皆淪為混沌惡氣之食。九寰危矣!”

寥寥數字,寫盡昔年驚心動魄之鬥。林風致越看越是心驚。

“世人方知,混沌惡氣有主,生於迷津之中,故謂之迷津異獸。此獸生性兇殘狡詐,嗜殺暴虐,為世間至邪至惡之物,若要救世伏濁,需先斬殺此獸。然集九寰諸修之力,卻未得伏獸之法,屢戰屢敗,混沌惡氣蔓延全域,九寰危在旦夕。值此危難之時,吾輩師祖裴凜攜焚血長戟與妖祖鯤丹現世。”

看到此處,洞中忽然幻化出一道虛影。

年輕的修士身著藍色道袍落在林風致身邊,他容貌甚好,高束的長發之下是棱角分明的臉龐,劍眉星目神采飛揚,背負長劍手拈梨花,對著林風致……亦或是對著那一刻他所望之人或物,露出溫柔的笑。

片刻後,梨花飛落,修士便負手而立,宛如站於雲巔,俯望蕓蕓眾生。

不消說,這個年輕的修士,便是傳聞中那位裴凜師祖。後續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兒汙要死藥死妖爾昆虛中供著他的畫像,但畫像中墨筆所繪的人物,均不及此虛影所展現的風采十之一二。

然而吸引林風致目光的,卻是裴凜後背所負之物。

那是……千演劍嗎?看著有些像,外形卻與她手中這把稍有出入。

“為誅滅邪主,驅散混沌惡氣,裴凜師祖啟仙祖的九重山境,以始源之力融仙祖之血,取四界之精髓鑄煉四器——慈航、墮佛、太虛、天芒,贈予四界之友。”

四個虛影圍著裴凜一件件出現,其中有兩件,赫然便是林風致所見過的墮佛骨與太虛圖,剩下兩件不消說,自然是慈航鏡與天芒刀。

林風致微蹙眉心,墻上所述並未提及化雲之境,但提到了始源之力。祁懷舟說過,始源之力就是霄壤,那便意味著,裴凜師祖所打開的九重山境應該是化雲之境,它並非裴凜煉制之物,而是仙主化身九寰後遺於人世秘寶?

而那四件聖器,都是在化雲之境中煉制成的?融仙祖之血又代表了什麽?裴凜在世之時,仙祖早就身化九寰數萬載了吧?這仙祖之血又是哪來的?

“妖赤魁、獸夜兮、仙伏離與魔蒼禁得此四器成為四界之主,集四界之力,盡歸師祖裴凜麾下,出動四界修士共計三萬七千余名,伐惡於迷津之中。師祖裴凜得四聖相助,被尊奉為天尊,啟天地之力,獨戰迷津邪主。”

虛影隨著林風致的閱讀而不斷轉換,妖獸仙魔四主均現,各執一器,站於裴凜身後。裴稟虛影飛起,千演神劍入手,化作血紅長戟,遙遙指向墻上靜止的異獸。

林風致的瞳眸卻倏爾一縮。

那柄血色長戟,她在夢裏見過。

原來,那就是裴凜的焚血戟;原來……千演的原身,就是焚血戟!

“天尊戰邪,鬥法整三月,從迷津廝殺至昆虛山,最後伏惡於昆虛山間。裴凜師祖以妖祖鯤丹為源,築塔盡收邪主並混沌惡氣,又剖邪主之心為陣眼,接昆虛地脈共成十方古陣,用以鎮壓此邪,始建昆虛宗門,誓守此惡!”

林風致的眉頭越蹙越緊。

不對,這和祁懷舟說的不一樣。

她記得,祁懷舟同她提過,當年裴凜聚四界之力成就天尊之威封印混沌惡氣與邪主,只是以訛傳訛的故事。裴凜沒有成功,這一戰,九寰敗了。

還有千演劍……錦楓師姐提過,千演劍乃是裴凜在昆虛建成之後才鑄煉的,那麽現在她看到的這柄的劍,到底是不是千演?

到底誰說的才是真的?

“至此,九寰大定,裴凜入昆虛山閉世不出,耗兩萬余載建宗立業,於昆虛之巔飛升。四聖散去,攜四器各歸四界,僅余一諾。若再逢邪主臨世,集四聖器可得天尊令,執令者可得無上神力,四界需奉其為尊,共伏邪主。”

一大段文字至此結束。

林風致卻是越想越不明白。如果這是千演劍,千演劍中融入邪主之血方得鑄成,可按這墻上所述,裴凜與迷津邪主的關系那般惡劣,他又是從哪裏得到祟漿祭煉出千演的?而且錦楓師姐提過,千演神劍乃是昆虛建成之後,才被鑄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