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明睛計劃(第2/4頁)

季太師沉默,隨即謹慎回答:“回殿下話,少則二百有余,多則三百。若要提診金,怕有七八成瞽者付不起。”

太子的目光極亮:“診金從本王私庫出。”

鄭院長在金老的同聲傳譯聲中,提出疑問:“殿下,瞽者出行難,出城爬飛來峰更難……他們該如何上山?”

太子已經聽旅賁軍隊正飛奔來報,東宮六率與崔家軍的武器盡失,他們再留守於此,也有些多余:“就由東宮六率負責接送上山,崔家軍負責在半山腰接應。”

鄭院長閑來無事見過“山間梯索”,雖然簡陋但有效,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況且按照以前眼科門診的日診量,兩三百的眼科病人,最多二十人需要住院治療,其他病人可以隨看隨走。

事實上,總有問題被解決時,冒出新問題,比如這些眼科病人住哪兒?

雖然住院的眼科病人已有九成康復,但他們及家屬沒地方去,仍然在病區裏。

所以,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沒地方住。

鄭院長開口;“皇後殿下,太子殿下,崔五娘和兩位醫師。上下山不易,飛來醫館沒有足夠的地方讓他們居住。”唉,要是醫院和有些醫院一樣有職工公寓樓該多好。

“另外,連續吃住在醫院的醫護們,已看文加君羊幺五爾二七五二爸以康復的病人及家屬也需要移居到院外,這樣醫護們才能更好地休息,醫院也能收治更多病患。”

太子一怔,隨即命人取來筆墨紙硯,在病床邊研墨潤筆抻紙,略加思索後一揮而就,並遞給金老。

金老看完後大受震撼,太子殿下竟然向潤和帝申請把整座飛來峰都定為飛來醫館地界,可在此範圍內建造悲田坊(特指收容病人的地方),由工部負責勘探並施工。

更令金老驚訝的是,太子勸潤和帝允批的理由是,大小般若寺打著除病消災的名義,瘋狂收斂百姓香油錢,卻無治病之實。

想要消除百姓對大小般若寺的盲從,只有“眼見為實”一條路,讓更多飽受病痛折磨的百姓上山求醫,不再讓錢財受到無謂的折損,以至於繳不了稅賦。

等信晾幹,太子將書信裝入信封,再命人即刻下山送往國都城尚書省和工部,接下來就是等回復。

幹等回信自然不是太子和鄭院長的會做的事,讓瞽者分批上山就可以暫時解決這些問題。

太子一聲令下,半數東宮六率乘坐“大鳥籠”幺汙兒二漆霧二吧椅整理本文下到半山腰,驚人的事情又這樣發生了,他們消失的兵器又回到各自身上。

但這次不是驚恐,而是“原來如此”,因為飛來醫館受神力護佑,所以,凡是上到半山腰的人兵器都會悉數掉落。

東宮六率們說服了自己,翻身上馬,徑直向山下奔去。

與此同時,鄭院長也用對講機通知眼科:“即將有二三百大郢的眼疾病人上山,按每批五十人次算,準備好容身之處。”

“收到,”眼科主任花林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閑了這麽久終於開始來活了,也不知道大郢病人眼疾的種類與分布,會與現代有多少差別,“但這分明是一次大治療行動。”

於是,打小是電視兒童、在無數動漫的陪伴下成長的花林景主任,雖然是位魁梧的東北大漢,但非常中二地問了院長一句:“鄭院長,請問這次的行動代號是什麽?”

鄭院長被怔住,隨即笑著無奈搖頭:“雙眼失明再復明,代號,明睛計劃。”

“是,院長。”花主任掛掉後,在醫生辦公室裏拍手示意安靜。

“大家聽好,因為羅絹羅醫生認真對待每一位病患,並成功治愈兩名病患。現在大郢國都城將送眼疾病人上山,代號,明睛計劃。”

“我們眼科以前只能看著急診、皮膚科、口腔科等前沿科室忙碌,現在眼科立大功的機會到了!”

“到時,希望大家認真細致、治好每一位病患。”

“是,花主任!”眼科醫護們低迷的氣場迅速高漲。

目前衣食無憂,醫患關系良好,醫生護士們可以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治病救人上,這才是大家最希望擁有的工作環境。

“特殊病例做好完整病程記錄,留著有用,散會準備。”花主任中氣實足,這聲音聽起來和溫柔不沾邊,偏偏是雙手最穩的眼科醫生。

……

事實上,“梯索”看似簡陋不成規制,但非常實用。

以前,旅賁軍從醫館到半山腰,至少需要六個時辰,就算走采藥人陶五的路線,也需要三個時辰以上;有了“梯索”以後,從醫館到半山腰只需三刻鐘。

時間大大縮短是其一,最關鍵的是,上下都很輕松,一點都不累,旅賁軍士們狂喜。

因此,以速度見長的旅賁軍更快。

亥時三刻,旅賁軍隊副拿著陛下的親筆批復送到太子殿下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