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九項任務(第2/4頁)

王強有一瞬間的無奈:“兒子哎,我和你說過,沒網打不了。”

王一一高舉著手機:“你說過的,信號滿格就可以打,現在滿了!”

王強拿過手機一看,抱著王一一小朋友聰明的腦袋瓜親了好幾下:“我兒子真是好樣的。”

鄭院長接完電話,後背沁出一層毛汗,告訴金老:“幸虧一大早沒人用,只是綁了裝竹子的小推車,麻繩就斷了。如果有人在用,後果不堪設想。”

金老聽了倒吸一口涼氣,不幸中的萬幸,緊接著就是擔心:“梯索的麻繩、滑輪和固定構件都是同一批,磨損程度都差不多。”

鄭院長立刻打電話給保科長:“保科長,梯索的麻繩斷了,你看看有什麽辦法可以修,或者換掉。在置換完畢以前,停用梯索。”

保科長第一反應是手機終於可以用了,第二反應是:“鄭院長,倉庫裏沒有可以替換的繩索,全部都用光了,一根都沒有!”

鄭院長用對講機通知搶救大廳,醫護們轉告太子,梯索磨損嚴重,暫時停用。

確實,當初做“梯索”只打算暫時一用,把身邊可以用的東西都堆上去,怎麽也沒想到,“梯索”承擔了越來越重要的運輸作用。

按照之前的使用頻率,“梯索”能堅持到現在才斷三根繩索,就已經是不小的奇跡。

守在太子身旁的旅賁軍隊正臉都綠了,沒梯索的時候爬山就爬了,一旦用慣梯索突然不能用,心理落差好大!

太子吩咐旅賁軍隊正下山,找能工巧匠準備更堅固的繩索。

隊正苦著臉前腳走,鄭院長和金老後腳就到了搶救大廳。

梯索完好可以用,太子下山就是過兩天的事情;否則,以太子的身體下山難度很大。

更重要的一點,大郢強度較高的繩索,制作時間都很長,就算工部有庫存,送上山也是樁不小的難事,也就是說“梯索”恢復使用遙遙無期。

太子聽完鄭院長的話,難得有些浮躁,梯索一天不能恢復使用,他就一日下不了山。旅賁軍送信往返的時間,也會因此拉長。

鄭院長又按人才統計表找了上次參與的工匠們,他們表示現代化工業制造的高強度繩索,以大郢的生產技術水平,完全不可能復制,材料缺得太多,設備更是想都不敢想。

這就意味著,只能等大郢趕制繩索,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搶救大廳的所有人都異常沉默,太子坐在病床上一動不動,像尊木雕。

雖然著急,但是無解。

正在這時,醫院所有開著的手機都收到了系統短信:

“飛來醫館系統恭喜您!第八項任務已完成,局域網已開啟,祝大家通話愉快。”

“飛來醫館第九項任務,救治206名病患,將開啟天梯裝置,該裝置將建在飛來峰北面陡峭懸崖處,可同時搭載兩輛私家車或兩輛液壓叉車上下。”

局域網功能開啟,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不方便的跑腿工作完全消除;但對病人和家屬來說,意義不大。

難得的,這次功能開啟,沒能贏得全醫院的歡呼喝彩聲,遠沒有皇後謝禮令人激動。

搶救大廳裏,鄭院長和金老看完老年機的短信,先是大喜,緊接著就覺得棘手。

系統配備的“天梯”必定牢固耐用又方便,但更重要的是,這次系統獅子大口開,要治愈206名病患,到哪兒去找那麽多病人?

之前有“梯索”,一百五十名眼疾病人上下山方便許多;貴女孕婦們毫不費力就送到山上,可是現在沒了梯索,怎麽往山上運這麽多病人?

更加無解。

太子和張醫師第一次覺得醫護們,尤其是鄭院長和金老,大家的心情都不怎麽好,淡然問道:“大醫仙,有什麽為難之事?”

鄭院長和金老並不打算讓太子知道“飛來醫館系統”的存在,只能顧左右而言他,敷衍過去。

……

傍晚時分,急診二樓的留觀室又都變成了母嬰病房,每個房間推門進去,都有一張嬰兒床。

產婦們有選擇無痛分娩,也有選擇不上無痛,還有做了側切的,有一位順轉剖……每一位產婦都順利分娩,不論是生男還是生女,都健康平安。

因為有這麽多產婦,婦產科譚主任在急診二樓找了一個小單間,作為臨時護士站,調了婦產科一半人手過來,圍著這些產婦和寶寶們轉。

向來幹凈整潔又安靜的二樓,忽然多了嬰兒啼哭的聲音,莫名有種喜慶熱鬧的氣氛。

另一方面,產婦們的乳娘和婢女,都被飛來醫館豐盛的月子餐驚呆,她們本就是高門貴女,做月子也非常注重調養,但在現代醫學的營養均衡面前,仍然有不小的差別。

更重要的是,飛來醫館提供的紙尿褲,實在,實在……太好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