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上醫(第2/2頁)

鄭院長無言以對,被潤和帝盯了不少時間:“陛下,我只管過醫院,不會治理國家。”

潤和帝又盯著金老,身體日益虛弱,但眼神一樣灼人。

整個大郢,能承受住潤和帝現在堪稱兇惡眼神的人,並不多。

金老坦然回望著潤和帝,嘴角微微上揚:“陛下,您可以當上醫。”

潤和帝再次怔住,盯著金老皺眉:“此話怎講?”

“上醫治未病之病,”金老娓娓道來,“整個大郢可以做上醫的,惟陛下爾。”

潤和帝滿是皺紋的臉龐,先僵住又舒展,打趣道:“哦,你誆孤?”

金老緩緩搖頭:“陛下,推行鹽稅制度,將特需碘鹽運入山中,讓最貧困的山民也能吃得起,就能大大減少地方缺碘性甲狀腺腫,山民的後代就不會再有呆小症。”

“讓有呆小症的山民不再生育,有效管住這些山民,就能大大減少失智的搶掠傷人,周遭的采藥人和獵人就能安心生產,減少意外受傷的可能。”

“只這兩條,就可以減少許多病患。”

“這就是上醫,治未病之病卻無人知;因為一切都預防住了,百姓的錢財就能用在改善生活上,而不是病痛纏身天天尋醫問藥。”

“陛下,欺軟怕硬是人性的一部分,把每個國家都比喻成一個人,大郢的百姓多病多災,必定是個體弱的病患,大郢國力變弱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在場諸位都知道……”

欺淩弱小令人不恥,可國家之間的黑暗森林法則就是如此,弱國無外交,弱國的百姓和領土都沒有保障。

這下,不止潤和帝,連沉浸在悲傷之中的老臣們都兩眼放光,確實如此。

潤和帝拿出自己的活頁本和水筆,沙沙地寫,臉上的表情多變,但又暗藏喜悅,寫完以後又看著金老:“除了鹽稅,孤也把喝熟水吃熟食寫進去了。”

正在這時,老臣們紛紛站起身:“奴請陛下允許,能下山效犬馬之力。”

潤和帝笑了:“孤在拼老骨頭,哪能這麽輕易放過你們?都快些好起來!”

“是,陛下!”老臣們異口同聲回答。

認識到了,形成制度,再落到實處,變成習慣,每一環都離不開執行的人。

老臣們經驗豐富、人脈更豐富,不論是為了自家兒孫,還是為了大郢國力,都可以做不少事,哪怕去六部“鎮宅”呢?

潤和帝笑得更大聲:“不可以走在孤的前面,讓後生們瞧瞧,老骨頭也可以很硬的!”

“是,陛下!”老臣們難掩笑意。

金老望著他們感慨萬千,順便提醒:“陛下,別忘了花柳病,染上後會感染全家,也會引發不孕不育,到了中期,病人非常痛苦。”

潤和帝點了點頭:“多謝。”然後就開始沙沙地寫。

鄭院長不再說話,海鹽進山、調控鹽價,取締眠花宿柳的惡習,只這兩項就需要長期的規劃和反復實踐,投入的人力物力會很驚人。

如果說海鹽只是費人力物力,預防花柳病這一項才是真正的“瓶頸”,因為惡習一旦形成,可以影響數代人甚至綿延千年。

畢竟,現代社會裏性傳播疾病仍然是一大難題,許多人知道感染的原理、傳播途徑以及後果,仍然屢禁不止。

忽然,鄭院長腦海裏閃過一個念頭,如果在惡習形成以前就限制住、或者讓惡習紮根沒那麽深呢?

鄭院長和金老低語片刻,這種時候就需要在大郢最受百姓喜歡的話本子發揮作用。

對於不識字的絕大多數百姓來說,這是最有效的扭轉觀念的方法。

雖然大多數百姓都花費不起平康坊和胡姬酒肆,但搶救大廳的潤和帝與老臣們,會讓去得起、花銷得起的貴族階層改變主意。

畢竟,平康坊與胡姬酒肆的稅收,貴族階層與百姓長久的健康與繁衍,孰輕孰重,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潤和帝與老臣們討論、記錄、推演、遇上難題後推倒重來,意見相左時據理力爭,說通了或者想通以後再繼續,一連好幾日,搶救大廳儼然成了飛來醫館的“太極殿”。

處理政務,還兼文書記錄和傳遞消息的多重功能,嗯,比“太極殿”的用途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