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不成體統(第2/2頁)

皇後凝望著潤和帝,千言萬語盡在眼底。

老臣們互相使眼色,出奇一致地悄悄地拉上床簾,這種時候必須識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皇後輕聲說道:“劉醫仙說,明日奴就可以出院下山。”

潤和帝的眉眼又柔和一些:“好。”

皇後與潤和帝青梅竹馬,向來知道他的心意,不論他做什麽決定都支持,只在服用丹藥上起過爭執,而現在,她明白他的堅持,也懂他拉著老臣們一起為太子為大郢的未來當鋪路石。

但是,皇後真的心疼,比起自己,潤和帝這些年的病痛只多不少,住在搶救大廳才過上舒心無痛的日子,卻是倒計時。

潤和帝比住院的第一天,衰老了不少,雖然精神看起來還不錯,但皇後握著他的手,清楚地意識到,時日無多四個字的沉重。

好半晌,皇後才開口:“奴還是留下陪著您。”能陪幾天是幾天。

潤和帝搖頭:“孤守在這裏,你便要守著國都城,太子和明鏡兩人是守不住的。你明日下山,孤一樣能用手機與你說說話。”

皇後幾次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奴明白。”說完,一步三回頭地離開搶救大廳。

潤和帝望著皇後離去的背影、頻頻回首的模樣,等自動門關閉,忍不住伸手捂臉,很快被子上落了幾點水滴。

第二天查房完畢,女官、婢女和仆從們收拾好物品,替皇後梳發更衣,然後在禁軍的護送下,從天梯下山,坐上了來迎接的皇後儀仗。

禁軍和旅賁軍各執一邊,護送皇後回國都城。

皇後坐進馬車,沿途發現桃莊多了不少新地,地裏種的莊稼長勢喜人,司農寺的官員與農戶一起,跟著一位戴眼鏡的少年郎,在地裏田間忙活。

跟下山的女官芯兒向皇後解釋:“這位是小徐農仙,帶著司農寺官員和農戶好手,試種飛來醫館才有的作物,很受人尊敬。”

“什麽都教,從不藏著掖著。”

皇後笑而不語,如果飛來醫館沒出現,大郢現在什麽樣兒,根本不敢想。

女官芯兒見皇後心情極好,試探地問:“殿下,後宮裏那些……”

皇後微笑:“同處後宮這麽多年,自然知道她們。”

芯兒瞬間就放心了。

因為有了石板路,馬車的顛簸程度比之前改善許多,皇後坐著也沒那麽難受。

正在這時,馬車的速度明顯慢下來,一列長長的車隊向桃莊的方位駛來。

“皇後殿下,前方是國子監學生的車隊,他們想要下車行禮。”芯兒下車打探後回來稟報。

“免了,囑咐他們上山後聽醫仙的話,盡早康復才好。”皇後婉拒。

“是,殿下。”

馬車又重新動起來,皇後在轎廂內閉目養神,聽著馬蹄聲靠近再走遠。

臨近正午,皇後儀仗抵達金光門外,發現太子率領文武百官迎接。

金光門內和門外,烏泱泱的全是人。

皇後在芯兒的攙扶下,踩著馬凳下車,親手將太子扶起來,再免了群臣的禮,並沒有像許多人預料的那樣,回馬車進城。

相反的,皇後一手拉著太子,一手攙著太子妃,三個人就這樣走過金光門,徑直向永樂宮走去。

他們三人所到之處,沿街百姓跪了一片又一片。

等他們回到永樂宮時,皇後恢復健康回城的消息,已經傳遍國都城每個角落,自然也包括後宮。

是的,以前皇後體弱多病,打理後宮力不從心。

但現在既然已經康復,自然也要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新帳舊帳總要好好算一下,免得後宮連著朝堂總是瓜葛不斷,牽來扯去的。

潤和帝與老臣們能當太子的鋪路石,皇後自然也能為太子妃謀劃。

所以,皇後被太子夫婦二人接回後宮,就坐在殿內,接受妃子們的問安、敬茶與祝賀。

與往日不同的是,無論妃子們扮“姐妹情深”,還是演“心系皇後”,或者兩三人組團唱雙簧,皇後都握著太子妃的手輕聲細語,指出每位妃子的目的與訴求。

妃子們怎麽也沒想到,皇後大難不死回到宮裏,就開始教導太子妃如何管理後宮,將不知道哪裏傳出的太子要換妃的消息碾成渣渣。

三日後,皇後拿著鳳印差人將後宮搜查一番,搜出了許多應該不應該的人事物,逐一詳查。

這一番搜查,處置了兩名夫人,三位嬪,三婕妤,六位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