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滿城掛白(第2/2頁)

但很快醫護們就樂不起來,體檢結果出來,他們的痛風和花柳病更嚴重了,住院的人數比之前多了一半,把整棟內科樓的床位塞得滿滿當當。

清閑了半個月的風濕免疫科與皮膚科醫護們如臨大敵,不是床位沒人就是床位爆滿,這心情起伏得像玩4D過山車。

在鄭院長和各科主任的協調下,集合其他科室的醫護們,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忙碌。

如果說,潤和帝去世是醫護們意料之中的事情,那學生們因為花柳病重症離世就是出人意料的悲劇。

奔喪以前診斷為重度痛風和中度花柳病的學生,一共有五十七位,住院三天,有三十四位學生病危,醫生的病危通知單發了一張又一張。

之後的三天裏,醫生又寫了二十七份死亡證明、死亡小結、搶救記錄和搶救醫囑。

緊接著的六天裏,醫護們在搶救病人、收進新的重病人之間來回切換。

截止六月初五,送葬前被要求住院的第一批太醫署學生,都因為花柳病引發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死去,無一幸免。

這個消息震驚國都城,尤其是皇族與世家,在平康坊與胡姬酒肆裏縱情聲色,不論男女都會得花柳病,都會因病而死。

身在高位的傲慢在死亡面前,不堪一擊,消息很快從國都城傳到了大郢各地。

直接的結果就是,景和帝的“廢花令”在大郢各州府郡縣推行得非常順利,

而第二批進入飛來醫館的太醫署和國子監的學生們,終於認識到花柳病的可怕之處,也終於明白,他們也是凡夫俗子,地位再高、家世再好,就算有飛來醫館的醫護們傾力相救,也難逃一死。

“生命脆弱”最現實也最殘酷的一課,讓他們此生難忘。

事實上,長途奔波送葬,送走的不止這些學生,之前在搶救大廳得到救治的老臣們,有在送葬途中去世的,也有在回程時撒手的,還有倒在國都城金光門前的,無一幸免。

按潤和帝的遺囑,只帶走了被幽禁的錦王和賢妃,但誰也沒想到,一場聲勢浩大的送葬,帶走了這麽多老臣和學生。

而原本身體看著還不錯的大臣們,因為這場歷練,病的倒的,也不在少數。

國都城裏三天兩頭掛白報喪,城中不分早晚都能聽喪樂。

最出人意料的是,從小到大隨時會斷氣的太子殿下,也就是現今的景和帝氣定神閑、面色紅潤,騎射馬球多項貴族運動都信手掂來,毫不費力。

臥床多年的皇後,也就是現今的太後,回到後宮雖然疲憊,但靜養三日就恢復如常,繼續指導太子妃打理後宮,以身作則削減開支,大幅縮減後宮支出。

大郢喪事,子女需要守孝三年,尤其是官場之上,守孝三年後基本就無望回朝。

但是,君主可以將守孝的能臣賢士召回國都城,稱為“奪喪”。

於是,景和帝不費吹灰之力,按部就班地對能臣賢臣們“奪喪”,完成了最大規模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叠,至此,文武百官都在掌控之中,六部運行得異常高效。

……

因為太醫署和國子監學生們的病情加重,醫院大半的醫護們忙出了新高度,當然也有極少數氣定神閑的養病人,比如魏璋。

沒錯,魏璋大病和醒的時機都剛剛好,不僅免去了送葬,還得到了真正的靜養。

因為魏璋的病程非常不穩定,還總想著下山有急事,經鄭院長和金老同意,警務室狄警官拿出了一副銀光閃閃的手銬,把第三次試圖偷溜出院的他銬在了搶6床上。

以至於搶救大廳的醫護們看著魏璋,既敬佩又牙根癢癢的,直到六月初,魏璋做完全身檢查,確定身體已經康復,又請了中醫科安主任把脈,才解開手銬。

魏璋嬉皮笑臉地坐在病床上,捧著食堂送的營養餐,無所畏懼地迎接文浩唐彬彬的每一記眼刀和慍怒,吃得津津有味:

“這雞腿真大!味道真好!”

三分鐘以後,魏璋不敢相信地望著只剩飯的營養餐,以及正在大口啃雞腿的文浩和唐彬彬,出奇憤怒:“喂,你倆怎麽能搶病號餐?!還給我!”

“護士長,他倆搶我的大雞腿!”

護士長周潔在護士站整理資料,連頭都沒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