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進展‘順利’(第2/3頁)

眼下已經是六三年,即便今年就出成功,可想要真正出成功,也得等到明年。

不可能說,他這邊成功了,明年就全國推廣。

那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萬一出了問題,誰能承擔得起?

那可是關系到無數老百姓,無數人的糧食問題,再怎麽慎重都不為過。

甚至就算將來衛東一號大放光彩,也不可能全部改種衛東一號,頂多是某幾個省進行種植,剩下的還要繼續種植別的,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而且,百花齊放才是春。

李衛東需要的是點燃一束火苗,讓衛東一號呈現在眾人的視線中,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星火燎原就足夠了。

也從未想過,衛東一號出世,就立即大規模推廣這種不現實的事情。

但只要衛東一號出來了,就足夠了。

剩下的,就靠時間來發育。

“你……”

見李衛東如此不聽勸告,趙立國也有些生氣,但更多的還是怒其不爭。

“趙教授,據我所知,目前您研究的方向是無性系芽變體吧?不瞞您說,我仔細研究過有X雜交品種,相比而言,您的這種改良方式雖然穩妥,但時間太長,而且只是定向優化,是基於原有的品種,進行優良改變。

但這種方式,不管怎麽改變,都有它的局限性。

而有X雜交品種,是基於不同的品種之間結合,培育出新的品種,比如說咱們現在種植是白瓤甘薯,雖然含澱粉量很高,能充饑,但在論口感,甜度,卻比不上那些紅薯。

只不過,這種紅薯因為含澱粉太低,產量也低,所以並沒有得到推廣。

但能不能否認,這種紅壤的地瓜,也同樣代表著一種未來吧?

如果基於雜交品種繼續優良,我相信有一天,這種紅薯會成為主流。”

李衛東緩緩說著自己的見解。

他在溫室大棚待了這麽長時間,不是只用眼睛看,也同樣系統的學習過,但也僅限於如此。

真讓他去搞雜交育種,他甚至會無從弄起。

“你說的那種紅薯我知道,口感再好有什麽用?現在老百姓需要的是填飽肚子,我們需要的是含澱粉量高,甜不甜的,好不好吃,有什麽用?”

趙立國說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他不是從後世來的,不知道今後的情況,但是現在,國家也好,農民也罷,需要的僅僅只是填飽肚子,需要的是產量,需要的是更容易種植的甘薯。

“我知道現在沒用,但這終究是一種未來的趨勢,不是嗎?而且雜交育種也有很大的優勢,除了紅薯外,甘薯同樣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將含澱粉量高的甘薯,以及耐寒的甘薯進行雜交培育,至少時間短,見效快,甚至我堅信,雜交育種才是以後的主流。”

李衛東不得不說出一個對趙立國來說有些殘酷的事實。

對方作為甘薯種植專家,不可能不清楚雜交育種的好處,但仍舊選擇了無性系芽變體這個方向,本身就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這種方式雖然見效慢,但只要培育出來了,即便老百姓也可以年年自己留種,進行育苗種植。

而雜交育種,以目前的技術而言,可能第一代很好,但第二代說不定就沒有了產量,擁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當然,以後或許有所改變,但趙立國看的是眼下。

總不能以後老百年只能年年依靠購買種子吧?

萬一趕上點變故,怎麽辦?

這也是他堅持自己的理念的原因。

就是不想老百姓受制於人。

李衛東很清楚趙立國的這種想法,根據後世的經驗,像玉米,基本上都被種子公司壟斷,老百姓只能靠著從種子公司購買種子來種植。

就因為那些種子屬於雜交育種,自己根本就沒辦法留種。

從大層面來講,肯定還是雜交的好,因為產量高,病害少,光是這點就夠了。

至於說種子公司在裏面扮演什麽角色,相比增產的糧食,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只不過,李衛東不可能拿後世的經驗來說服此時的趙立國。

但他可以給對方營造一種危機感。

“路不同罷了,只要能夠讓甘薯增產,讓老百姓不餓肚子,就算我碌碌無為,最終被取代,我也不會有半點怨言。”

趙立國搖搖頭。

有些道理他不可能不懂,只是他有自己的堅持。

“趙教授,我知道您的想法,糧食安全重於一切,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可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應該有所改變,嘗試更多的方法。

雖然我剛剛的提議有些不靠譜,但很多研究發明,就是在意外中發現的,不試試怎麽知道呢?”

李衛東苦口婆心的勸著。

他這個計劃沒有趙立國,光靠他自己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