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王爺不可以

商部第一場慈善拍賣會,場地設置在了原本的左相府裏,左相被抄家砍頭,家眷也多為充軍流放,這宅子自然也就空了下來,雕梁畫棟,好不繁華。

不少人都在揣測這是不是皇上皇後故意的,為的就是敲打他們,好讓他們別太貪心?

但其實淩秋桑和施懿並沒有別的意思,商部是施懿負責,淩秋桑也是才知道場地選在了左相府,而施懿也就是單純地覺得這府邸夠大,能容納下他們邀請的冤大頭……

咳咳。

且先不說這兩個搞事情的正主,還是說收到請柬的那些高官富商。

還有這慈善拍賣會,是什麽意思?

不少收到請柬的府邸裏都有些愁雲慘淡。

拍賣,他們大致能懂,價高者得,拍賣的物件據說是商部搞出來的琉璃。

琉璃本就高價了,但大多數有底蘊的家族都不在乎那麽一兩件琉璃物品,誰家庫房裏還沒有幾件藏品呢?

皇後親自督辦的這一場拍賣,他們多少都願意給點面子,但是這點面子給多少才是問題。

給少了,不像話,也丟臉,給多了,他們也肉痛啊,別看當官的都體面,但官員的俸祿是真的不多,勉強夠一家子人的嚼用。

多余的,要麽是夫人的嫁妝經營,要麽是族中有生意分成,當官的本身是不能做生意的。

他們在還政清算之後,官位還在,不少人還升了官,就足以證明他們不是貪官汙吏,家中良田鋪子有一些,但是能拿出來的現銀確實不多。

還有富商,商字原本就排在末等,除了有幾個臭錢,地位實在不高,平日裏想跟高門大戶結交一下,他們都得求爺爺告奶奶的裝孫子,甚至不惜送自家女兒出去聯姻做小妾。

而國家每次有什麽問題,都拿他們這些生意人開刀,捐款捐糧,最後也撈不到什麽好處。

但是這次收到的請柬是什麽?是皇後親自寫的,上面還有鳳印,說是請柬,但這跟懿旨也沒什麽區別了吧?

想不去都不行,但是他們也不是不想去,主要是擔心這是鴻門宴。

慈善拍賣會?拍賣會跟慈善能有什麽關系?

各方收到請柬的人員,盡管心事重重,但也帶足了銀票,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世道,勛貴人家的臉面遠比錢財重要得多,而富商就簡單多了,要是能在此攀上商部,也就是攀上了皇後,無非是拿錢開道。

他們平日裏送出去的錢糧還少了嗎?無非是想找個靠山,選誰不是選?要搞就搞個大的。

秋高氣爽,昔日左相權勢滔天,府邸的花園也不比禦花園差了,高官富商們帶著請帖,被小廝們引進入內,每戶人家都有座號,座位上茶點,冰鑒,樣樣不少。

可謂是十分周全。

而這些茶具,都是無色的透光琉璃,茶壺裏的茶水清晰可見,別有一番風味,看著也精致,應該是價格不菲,眾人歡喜不已。

有人好奇,“如此貴重的琉璃,怎的用來待客?”

今日人多眼雜,要是摔壞了,要如何是好?就算不差這點錢,但也不好如此糟蹋了。

小廝解釋,“這一類的無色琉璃,過幾日就會在商部的國營商鋪裏售賣了,價格雖不低,但也算不得稀罕,小的之前聽皇後說過一嘴,估摸著也就百兩銀子一套,今天上拍的彩色琉璃才是精品呢。”

百兩銀子就能買到如此剔透的琉璃?

眾人對這次拍賣更為期待了。

但奇怪的是,除了那些富商,其余收到請柬的,除了幾位爵爺,王爺,世子,郡王這種身份的親自過來了,其他的基本上來的都是家裏的夫人,官員本身是沒有來的。

淩秋桑一想就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了,才罰了那麽多貪官,今天擺明了就是為了錢來,這些收到請柬的官員要是親自來了,那免不了被閑人說道。

派家裏的夫人前來,倒也無可厚非,誰家夫人還沒點嫁妝呢?家裏中簣也多為這些夫人掌管。

等人都到得差不多了,施懿才款款現身早就搭建好的台子上,比著現代拍賣會的方式搭建的。

台後設有屏風,淩秋桑今天不方便出面,就坐在後頭吃茶賞花。

眾人要起身行禮,被施懿給擋了回去,“今天邀諸位前來,一是本王的商部燒制琉璃時,運氣好,得了幾套通體透亮的彩色琉璃,且因為工藝難得,只得了三套,故此,今日特設拍賣會,價高者得。”

台下眾人心思各異,琉璃本就難得,但色澤多少是有些渾濁,通體透亮的彩色琉璃又該是多麽罕見?再看桌上的無色琉璃,期待感拉滿。

誰不喜愛寶貝呢?

就是怕大出血,這琉璃再好看,也不能填飽肚子,更不能日日穿戴在身上,只能放家裏供著。

猶猶豫豫。

施懿將眾人的表情收入眼底,“然,此次拍賣會所得,盡數用於京城的基礎建設,例如官舍,道路橋梁等,以及在京城的城東南西北,會各修建兩所官學,每一筆銀兩的用處都會公之於眾,也好叫百姓知道諸位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