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點化

半夜,山中一片寂靜,李易早早就進入了夢鄉,呼出平緩的鼻息。

蘇醒以來,除了剛開始那一個月他還有修煉打坐的習慣,取而代之的是吃飯睡覺。這對於他來說並不是剛需,可這樣子能讓他過得更舒服。

他享受味蕾帶給他的歡愉,他享受睡眠帶給他的沉靜。

有人把“不食五谷,吸風飲露”視作仙人的象征,有人辟谷是為了修士,更有甚者當做仙凡的差別。

可李易不這麽認為,一切事物自有其因,但不能歸結為果。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不過是為了讓初入修行的人伐骨洗髓,更好的凝聚無垢之軀,結丹後則無用矣。辟谷是為了仙路平坦,而不是辟谷就成仙了。

正所謂夫者道法自然,該吃吃,該喝喝,該拉拉。

修行是為克己,而非絕情。

然而很多人並不認同這一說法,為此他還與一位好友鬧翻了。

嗡嗡嗡……

忽然空氣中響起了常人無法聽見的震動,一縷縷猶如波紋般的精神從天邊飛來。

對於李易來說猶如蚊子在耳邊,將他從夢鄉中吵醒。他下意識的拿起地上的拖鞋從窗戶丟出去,精準的丟中了外邊的公雞。

下一秒他發現錯怪雞了。

半夜被吵醒的感覺讓李易非常煩躁,捋了捋亂成一團的頭發,半起身來拿出手機看了一眼,淩晨3點。

“又是哪裏來的信仰,我在現代可沒有廟。”

距離過於遙遠,他的實力也未及巔峰萬分之一,哪怕是天人感應也無法精準的辨別來自何處。

信仰這東西李易並不陌生,很長一段時間他收到的香火比廟裏的佛像還多。巔峰時期他甚至效仿佛門金身,搞出了個功德金身。

受萬民香火庇護,萬法不侵,堅不可摧。單純是這一金身就可抗衡化神期大能,開宗立派,威震一方。可對李易而言就是個金龜殼,又是一個意義大於實用性的東西。

同時香火這東西因果極重,受萬民之惠,承萬民之恩,當立萬世太平。天下可沒有光吃貢品不幹活的閑神,一旦遇到大災大難廟裏的泥塑解決不了,香火就會解決你。

就像古代祈求龍王下雨,其中有一種叫武祈。不同於一般用禱告許願的方式求雨,要是龍王實在不下雨,百姓會把龍王像擡到烈日下暴曬一直到下雨為止。

早些年間楚地大旱,那時科學技術沒現在那麽發達,但是已經有了大炮。有官員求雨不得就對天放炮,甚至把龍王像腦袋砍下來。

李易屬於先幹活後得香火的,因果並不重,就是信仰夾雜的各種祈求過於聒噪。於是他就把功德金身給丟到天下第一江、萬河之源的濤江中,鎮洪災。

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思考了許久,李易想不通信仰究竟從何而來,也懶得去追究。

目前的問題是怎麽解決這些信仰,雖說在其中夾帶的精神過於聒噪,可在當前環境也是個好東西。

左顧右看,房間裏的東西很雜,各種不知道裝著什麽東西的盒子,小學初中的畢業照,幾張小木凳,曾經當紅的樂團海報,一個老舊的落地風扇……

信仰需要有實體依托,可以是人,但更好是物。人貿然吸收信仰,其中夾帶的精神就會汙染神魂,最終失去本我,成為萬民想象中的神。而死物沒有本我,自然不會受到信仰影響,哪怕多了一絲神韻,也只是一件物品。

理想中的承載物是神像,能夠更好的讓人們產生敬畏,從而產生更多信仰。

“就你吧。”

李易拿起床邊的木劍,右手持劍,左手屈指一點,黃褐色的木質劍柄上忽然發出微光,木頭形變兩個工整方圓的字出現。

非攻。

取自戰國時期墨家理念,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也是作為俠客遊歷天下的那段經歷留念。

“哈~”李易打了個哈欠,隨手將木劍丟在地上,倒頭又睡了過去。

再次醒來時已經是早上10點多,太陽曬的他滿身是汗。

此時李父早早就出門去幫大伯家幹活,聽說是在沙場裏當個小主管,每個月工資4000,發達了這麽久的大伯終於知道拉一把兄弟了。

雖然錢不多,但勝在輕松,這一點對於一身病的李興國來說非常重要。也降低了李易治療父親身體的難度,用靈氣之養個一年半載,應該能將絕大部分暗傷去除。

塵肺有點麻煩,恐怕需要一些天材地寶,或者等以後靈氣足夠充裕。

隔壁傳來縫紉機的噠噠聲,顯然是母親在工作。

李易吃完桌上早早涼掉的面條後,拉著竹椅跑到院子的樹蔭下。

又是無事發生的一天。

不知過了多久,母親提的一個籃子從廚房走出來,將籃子遞給他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