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頁)

好戲即將上演了。

·

飛往K國的私人飛機上。

和被派去K國收購碧桐電器的談判團隊開完保密會議後,傅赫川面上難得顯出疲態,他揉了揉眉心,倦怠地後仰,慵懶地靠在軟硬適中的椅背上,隨手點燃了一只煙。

煙霧繚繞中,另一邊的江泊文也剛好過完了一遍郵件,他伸了個懶腰,從桌上取過來了一根煙叼進嘴裏,傾身,和傅赫川借了個火。

他倆就這樣一根接著一根,交替著把一包煙給抽完了。

吞雲吐霧間,所有負面情緒都好似那股裊裊升起徐徐散去的白色煙霧,愈來愈淺,愈來愈淡,逐漸消失在了空氣中。

抽到最後,傅赫川眉頭有所舒展,江泊文的煩躁與郁結也減輕了不少。

起身,從酒櫃裏拿了瓶白蘭地,江泊文倒了兩杯酒,把其中一杯遞給了傅赫川。

半是安慰,他勉強笑了笑,故作輕松道:“這次傅哥親自出面,收購碧桐電器肯定是板上釘釘了。”

碧桐電器是K國一家綜合類的電器集團,主營家電業務,合同能源管理業務、醫療器械業務等。規模中等,在行業中也不屬於頂尖領先水平,這兩年更是因為產品定位不清,管理經營不善,盈利水平逐年遞減。

正因如此,這個收購機會才能落在昇陽資本手中。

將杯中酒液一口飲盡,醇厚辛辣的復合口感直沖喉頭,不一會兒便反上來一股濃郁芬芳的香甜,傅赫川把玩著杯盞,若有所思般,沉默不語。

碧桐電器出現得恰到好處,仿佛是上天垂憐,專門賜給了他一個絕處逢生的機會,只要昇陽資本能拿下這個項目,昶盛集團就能靠著拆解質押出售碧桐電器所持有的優質資產度過眼前這次的債務危機。

這一次的收購案進展得並不順利,碧桐電器的董事會想找的是能幫集團改革管理扭虧轉盈的戰略投資者,而不是只圖短期利益不顧長期經營的野蠻資本家,在談判時寸步不讓,加了許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措施。

傅赫川不得不藏好自己的狼子野心,小心翼翼地打著太極,撿漂亮好聽的話隨便承諾,哄得碧桐電器管理層如遇知音一般心花怒放,但這些承諾從未落實到紙面上,更不會白紙黑字地簽進協議書裏。

和專門從事杠杆並購的昇陽資本相比,碧桐電器的管理層還是手段稚嫩,天真爛漫,對昇陽資本有點防備但不多,更在糖衣炮彈的承諾中放松了警惕,絲毫沒察覺出昇陽資本的險惡用心。

談判現已接近尾聲了,總得來說傅赫川的目的已經達成,這次飛往K國為的就是跟碧桐電器的董事長簽訂最終的協議書。

協議書簽訂後,恐怕一個月後碧桐電器就會發現他們一片真心錯付,所托非人,但覆水難收,為時已晚。

這注定是一場以失去多年來累積下來的信譽為代價的收購案,尤其昇陽資本在國內已經臭名昭著,寸步難行,恐怕以後在國外也再難得到機會。

但如今火燒眉毛,迫在眉睫,傅赫川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望著窗外潔白無瑕的層雲,傅赫川終於放松了下來,問道:“金陽慈善基金會的事怎麽樣了?”

“很順利。”從背後攬住傅赫川,江泊文勾起嘴角,輕蔑不屑,“已經籌到三個億了,加上碧桐電器那些錢,總之肯定能活過這個春天。”

收購碧桐電器總共需要313億,但首期只需要23億,將碧桐電器的資產抵押出售,不僅能償還剩余的收購費用,還能償還昇陽資本即將到期的銀行欠款,十分標準的空手套白狼。

在全球兩大集團的夾擊下,昶盛集團能活過上個冬天已是十分不易。

中間經歷過數次生死存亡的危機,所幸最終都熬過來了。

傅赫川慶幸的另一點是,幸虧裴謹修和池緒還沒太糊塗,不會為了針對昶盛集團而不擇手段到枉顧他們集團自身的利益與發展,否則無論是池緒還是裴謹修出手和昇陽資本競爭收購碧桐電器,結局都毫無懸念。

離K國還有一個小時,連軸轉了一個多月,傅赫川十分疲憊,拍了拍江泊文的手道:“我去睡一會兒。”

江泊文挽住了他的手臂,連忙道:“傅哥,我陪你一起。”

旭日未來倒閉後,昶盛集團賬面上出現了巨大的虧空,傅赫川的壓力激增,從那時起便像旋轉的陀螺一樣忙個不停,連帶著江泊文也日夜忙碌了起來。

為了維持集團資金鏈,傅赫川還賣了不少珍藏的古董、字畫、房車,既沒空也沒多余的錢去找什麽替身了。

他消瘦憔悴了不少,江泊文多少有點心疼,但心疼之余,他也十分享受這樣的生活。

只有他和傅赫川。

陪著傅赫川躺在私人飛機的臥室裏,彼時心裏甜蜜柔軟的江泊文萬萬沒有想到:僅僅三個月後,他和他的傅哥就會齊齊墜入地獄。